此次活动由长沙理工大学计算机学院“数聚乡村·智治基层”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发起,聚焦居民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电子设备使用难题和信息安全防范意识薄弱问题,开展“能修设备、能讲知识、能防诈骗”的三位一体服务,助力信息技术更好服务基层群众。
“我的电脑老是卡,正好看到你们可以现场检查,就赶紧拿来了。”一位阿姨开心地说。志愿者立刻上手处理,检查系统、优化启动项、清理垃圾,耐心讲解日常维护方法。十几分钟后,阿姨的电脑焕然一新,操作流畅如初。她感慨地说:“现在的大学生不仅懂技术,还热心又有耐心,真棒!”
图为志愿者正在为青少年讲解反诈知识。
在另一边的展位,几位小朋友围着展板,听志愿者讲述“AI换脸”“虚假红包”“钓鱼链接”等真实诈骗案例。“小朋友们,如果陌生人发红包链接,你们会点吗?”“不会!”孩子们异口同声。寓教于乐的方式,不仅增强了识骗防骗意识,也让家长们连连称赞:“这才是真正的‘暑期补课’!”
图为居民认真填写反诈知识问卷。
为了更加全面了解群众对诈骗的认知,志愿者团队还设计了简明实用的问卷,涵盖生活中常见的诈骗手法与应对方法。许多居民认真填写,一边答题一边向志愿者咨询反诈技巧。一位填写问卷的大姐动情地说:“现在诈骗太多了,幸好你们来教我们,以后遇到也不会慌了。”
图为问题得到解决后居民露出欣慰笑容。
活动中,团队还为不同年龄群体设计了防骗小贴士卡片、手机清理教程等资料,方便居民带回家阅读学习。“你们不仅帮我修好了手机,还教会了我怎么预防诈骗,真的太感谢了!”一位提问的大姐脸上洋溢着欣慰的笑容,也为这次“技能摆摊”画上了最温暖的注脚。
“技术不只是写代码、搭平台,更应该走出实验室,服务社会、回应现实。”一位志愿者表示,“我们希望通过这次实践,把信息技术的力量和温度传递给更多需要的人。”
这不仅是一次技能服务的“快闪摆摊”,更是一次高校青年将所学转化为社会责任的生动体现。在这个充满人情味的夏夜,技术与公益的火花悄然点亮街头,也点亮了群众心中的“安全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