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风清蛩鸣掩不住收获的生机与喜悦,阳光依然灿烂、明朗、透彻,王磊就是披着这样明丽的阳光匆匆赶到图书馆。这位市教学基本功大赛新科一等奖获得者蓝裙白衫,秀丽而清新。她说这个一等奖算是对自己入职五年的一个激励吧,今后的路还很长。
课堂是绽放的舞台
王磊非常年轻,2012年北京科技大学博士毕业,来到信息管理学院信息系统系工作刚满5年。尽管几年的教学工作让她在课堂上积累了一些心得和体会,可是代表学校参加北京市教学基本功大赛还是有不小的压力。因为信息管理学院从2000年起,学院先后有陈昕、车蕾、张莉等老师荣获北京市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一、二等奖。明珠在前,光华耀眼。为此,在副院长徐晓敏老师的指导下,从教案设计、课堂演示、案例挑选,到语序语调、肢体语言、服装搭配,王磊都仔细推敲,精益求精,力求知识传授的准确性、教学内容的充实性、科学研究的前沿性、课堂讲述的生动性。学习、反思、改进,王磊非常用心地提高自己的讲课水平,最终在决赛中脱颖而出荣获一等奖。
这其实应该不是意料之外的事情,每个见到王磊的人都说她适合做老师,不仅仅因为她漂亮阳光的外表,流畅生动的表达能力,更因为她的勤奋和亲和力。徐晓敏老师说:“讲台对她来说是一个绽放内心芳华的舞台。提升青年教师教学水平离不开学校为他们发展创造的良好环境,更离不开投入教书育人事业的努力。”
近5年来,王磊先后教授过6、7门课程,很多课程对她来说也是一个需要学习的领域。因此她的很多精力都花在学习准备新的课程上。不光知识点的归纳提炼讲授,还有整个知识体系的勾勒。她说知识大爆炸的时代最不缺的是知识,缺的是学生由点及面、由浅入深来整体学习和把握某种知识与技术的能力。“将知识由点到面展现,告诉学生知识的坐标,引导他们深挖背后的东西,进而展开延展性的思考。这是我对自己课堂的要求。”王磊说。
虽不负众望获得了一等奖,王磊却诚恳地说自己不能始终如一地按照参加基本功大赛那样进行课堂教学。她说:“真正的教学,更需要教师的激情在里面,而不是程式化地演示。对于学生来说,新鲜活泼、有情景互动的课堂更加有吸引力。尤其是计算机类教学,新技术不断更新换代,需要不停地捕捉新东西加入教学中。”但王磊非常珍惜基本功比赛过程中那种执着认真的态度和精神,她说:“这是一种仪式,目的在于强化我们对于课堂的认知,唤醒我们心中美好的情感,让我们更加懂得师者的涵义。”
大学因你而精彩
6月是裂变的日子,硬生生拽开了每个人藏在心底的很多情愫,充满了甜蜜与伤感。今年6月对于王磊来说尤其是,因为她一手带了四年的1301和1302班的学生就要奔赴祖国各地。
不仅仅是她不舍得,她带的学生同样不舍得。王心琦同学给她写信:“老师,四年的大学生活转瞬即逝,在这四年里,您善良、可爱、乐于助人的性格无时无刻不在影响我们,为我们指引正确的道路,大学时光因您而变得分外精彩……”在学生眼中王磊是一位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朋友。与孩子们相识1000天的日子里收到美女班长的惊喜卡片,生日之际收到孩子们送来的一捧花……这样的事情在王磊的生活中有很多很多。她会感动,会记录,与家人和朋友分享自己作为老师的喜怒哀乐。
王磊与学生们的感情是建立在1000多个日夜朝夕相处、倾心相交的基础上。当班主任,不仅仅负责班上日常事务管理,王磊还抽出时间到学院实践创新中心指导孩子们创新实践,学院的“新星杯”比赛、求实学院都活跃着她的身影。“只要是学生的事,她从不拒绝。学生非常喜欢她。”学院主管学生工作的张健副书记说。
记住王宁,是因为这个女孩倔强勤奋,具有踏实稳健的编程能力,但是家庭生活压力相对较大,王磊将她吸纳进课题组,用劳务费适当补贴她的生活费;记住丁鲲是因为这个男孩反应超快,课堂上总是积极回应老师的提问。“耳提面命”多了,这个阳光男孩把王磊当成了亲切可爱的大姐姐,毕业后还为王磊参加北京市基本功大赛PPT制作出谋划策;王仁宇就更熟悉了,从他萌生参加“创新杯”赛的想法,到创新创业的灵感思路,再到入驻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一路走来王磊对他知无不言。他们一起聊商业模式,聊如何注册公司,聊公司转型……每一步,王仁宇都会和这个知心大姐姐倾诉困惑,分享成功。
1000多个日日夜夜就这样忙忙碌碌中度过了,转眼1301、1302班的同学就要各奔东西。开朗的王磊某天课堂上突然伤感起来,她在朋友圈告诉孩子们:“摇头晃脑的风扇搭配机械版的蝉鸣声,夏天大教室里这样的画面会一直重复,只是你们不再……”今年6月,学校团委在毕业生里组织了一次我最敬爱的老师评选活动,信管学院的同学们不约而同把票投给王磊。毕业典礼上她作为教师代表发言,当其走上讲台时,台下掌声雷动,同学们一片欢呼。“这个荣誉让我幸福感倍增。”王磊兴奋地说。
在她眼中,师德和医生的医德应该是对等的,医生是救死扶伤,教师的职业同样具有去唤醒激发一个人潜在的能量,不亚于去治病救人。“我们要以自己工作的态度来感召学生对于学习的态度。”王磊说。
本真的内心
如同每一名高校“青椒”,工作的压力、生活的不易也会烦扰着王磊,但每天迎着第一缕晨光来到教室里,看到学生们一张张纯真的脸庞,听到一声声清脆的问候,她就会释然了,每当这时,发自内心的成就感铺满心底。“我想,或许这就是教师的价值吧。争做一名无愧内心的老师,是我坚持不懈的目标。”王磊说。
王磊坦诚地说科研是她需要努力的方向:“新技术的迭代更新太快,光靠吃老本来教学,肯定不行,科研和教学是相互支撑,相互促进的。要想把书教好必须有强有力的专业研究作为支撑。”博士期间她的研究方向偏重计算机通信,目前侧重大数据分析和云计算。未来想把自己的科研方向和新技术的趋势结合再紧密些,利用学院的科研平台努力提升自己。“我想我还是需要多走几步,走出自己的舒适区,不断努力。”王磊说。
生活中的王磊本身是个比较安静的人,教书育人之外,她喜欢看小说和追剧。“放空自己,然后再找回自己,每次都会有不一样的感受。”
送走了13级的两个班,王磊又承担了17级一个班的班主任工作。又一个沉甸甸的四年,但王磊还是会用最朴质无华的方式,身体力行地去兑现着她与学生间的那份承诺与信任,会用责任心+热爱+真诚的态度去对待学生,在成就孩子们的过程中享受着成就自己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