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你,认识我”
"认识你·认识我"三下乡素拓活动圆满举行
为助力三下乡团队成员打破陌生壁垒,构建信任协作的团队文化,江西农业大学软件学院实践团队于2025年7月2日在江西省余干县瑞洪镇开展"认识你·认识我"主题素质拓展活动。这场时长90分钟的沉浸式互动活动,通过四重创意环节设计,带领来自不同年龄段的小朋友们在欢声笑语中完成从初识到相知的跨越,为即将开启的下乡实践工作奠定坚实的情感基础与协作根基。
破冰游戏点燃热情 细节设计彰显人文关怀
活动在晨光中以经典暖场游戏"桃花朵朵开"拉开帷幕。三轮分组指令层层递进,从"3朵开"到最终"5朵开",小朋友们和我们的团队伙伴伴随着轻快的音乐与主持人的口令迅速组队,现场洋溢着此起彼伏的欢笑声。为确保分组均衡,活动特别要求每组配备1-2名志愿者,重点关注性格内向的学生与年龄较小的儿童,通过主动引导将其融入小组,避免任何成员被边缘化。紧接着的"名字碰碰碰"环节充满挑战——小组成员手拉手围成圆圈,从"我是喜欢摄影的小宇"开始,下一位成员需完整复述前序者的信息并叠加自己的姓名与爱好。"我是喜欢摄影的小宇旁边喜欢吉他的小雅",在记忆与表达的双重考验中,原本生疏的成员们逐渐记住彼此的特征,小组展示时此起彼伏的掌声与欢笑声,让完成任务的成员们收获了印有活动LOGO的笔记本、彩色书签等纪念奖品,现场氛围持续升温。
创意表达构建沟通桥梁 自画像里藏着多元个性
"寻人启事"环节成为全场最具创意的互动亮点。当A4纸与彩色马克笔分发到每位成员手中时,大家纷纷伏案创作:有人用夸张的波浪线描绘卷发,有人用笑脸符号突出自己"爱笑"的特征,戴眼镜的成员特意在画像上勾勒出镜框轮廓,更有小朋友用彩虹色涂鸦表达对生活的热爱。除自画像外,成员们还在纸张边缘绘制了代表个人喜好的元素——草莓、蓝鲸、天空蓝等图案错落有致,完成后用胶带将"寻人启事"贴在胸前,瞬间形成流动的"个性展示墙"。当主持人喊出"寻找相同动物喜好"的指令时,佩戴"猫咪"画像的成员们主动聚拢,"我画的是布偶猫!你喜欢的也是猫吗?"类似的对话在场地中不断涌现,绘画成为打破沉默的最佳媒介。自我展示环节将情感交流推向高潮:小朋友手持自画像分享"第一次在乡村田野看见萤火虫"的惊喜,大学生志愿者小王则讲述"收到山区小朋友手写信"的感动,台下成员们时而微笑倾听,时而轻声应和,温暖的情感在彼此间悄然传递。
多维价值赋能团队成长 细节把控筑牢安全防线
这场融合了游戏互动、艺术表达与情感分享的素拓活动,实现了团队建设的多重目标:在社交层面,"桃花朵朵开"与"寻人配对"等环节引导成员主动观察、发起对话,有效锻炼了沟通技巧;对个人而言,自画像绘制与故事分享帮助成员(尤其是儿童群体)梳理自我认知,一位参与活动的小学生在日记中写道:"原来说出自己的爱好一点都不难";团队层面,90分钟的沉浸式体验让成员们从"陌生个体"转变为"协作伙伴",为后续乡村支教、文化调研等工作奠定信任基础。活动全程贯穿"鼓励式引导"原则,志愿者对每位成员的表达均给予具体反馈:"你画的向日葵特别有生命力""你记住了全组人的名字,记忆力太棒了",这种不聚焦于"优劣"而关注"特点"的评价方式,让成员们充分感受被接纳的安全感。
值得关注的是,活动筹备组在细节把控上颇费心思:为应对夏季高温,特意将场地选在村文化广场的阴凉处;在"桃花朵朵开"等跑动环节前,主持人反复强调"注意脚下、避免推搡";针对可能出现的情绪冲突,志愿者提前接受沟通培训,确保及时化解小摩擦。"我们希望每个环节都能让成员感受到'被看见'的温暖。"活动负责人在采访中表示,从分组策略到奖品设置,从安全预案到情感支持,每个细节都围绕"构建包容性团队"的核心目标展开。
夕阳西下时,活动在全体成员的大合影中落下帷幕。照片里,成员们胸前的自画像依然鲜艳,彼此间的距离已悄然拉近。这场充满温度的素拓活动,不仅为三下乡团队注入了凝聚力,更让每位成员带着"被理解"的力量,以更开放的心态迎接乡村实践的挑战。据悉,团队后续将围绕"乡村儿童艺术课堂""非遗文化调研"等主题开展系列活动,将素拓中建立的信任与默契转化为服务乡村的实际行动。
作者:谢楠 来源:多彩大学生网
扫一扫 分享悦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