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扎根乡土育新苗 红色基因润童心 —— 江西农大软件学院“码上实践”暑期营队三下乡第二天
科技扎根乡土育新苗 红色基因润童心 —— 江西农大软件学院“码上实践”暑期营队三下乡第二天
7月3日,骄阳似火,却挡不住江西农业大学软件学院三下乡团队的热情。当日上午,团队成员来到余干县百拓有限公司,这里是江西农业大学软件学院设立的“科技小院”所在地,学院派出的老师们长期在此为农户提供养殖技术指导与支持,用科技为乡村产业发展赋能。
九点整,在杨玲玲老师的带领下,部分三下乡成员准时抵达“科技小院”。他们与江西农业大学的指导老师、研究生及本科生汇聚一堂,在农户的引导下,开启了此次实践考察活动。从绿意盎然的蔬菜大棚,到井然有序的养殖基地,再到成片的大豆种植区,农户兴致勃勃地讲述着每一种蔬菜的种植过程,从选种、播种到田间管理,再到最后的收获与出售,每一个细节都毫无保留地分享。成员们认真聆听,不时提问,现场气氛热烈而融洽,大家在实践中加深了对农业生产的了解,也感受到了农户们的辛勤与智慧。
午饭后,三下乡成员邵佳蕊为当地村民带来了一堂别开生面的微党课。党课以“青年建功,乡村振兴”为主题,邵佳蕊从国防建设切入,讲述了国防事业对国家稳定和发展的重要性,进而引申到青年一代在乡村振兴中的责任与使命。她生动地阐述了青年如何将个人奋斗与乡村发展相结合,鼓励村民们积极支持乡村建设,现场村民们听得聚精会神,不时报以热烈掌声。
下午时刻,实践基地里传来阵阵欢声笑语,三下乡小组成员正在开展“红色剧本杀”主题活动。这一活动创新了红色教育形式,将严肃的历史转化为沉浸式体验,旨在增强教育的感染力与实效性,同时也为乡村儿童提供了难得的互动式文化活动,有效弥补了乡村红色教育资源不足的现状。 活动以“童心演绎”带动红色文化传播,力求形成“教育一个孩子,影响一个家庭”的辐射效应。剧本以毛泽东、周恩来等红色人物事迹及革命历史事件为蓝本,让前山村的儿童们通过角色扮演,化身为历史中的人物,亲身感受那段波澜壮阔的岁月。
在“时光穿梭”的奇幻设定下,孩子们穿越时空,与革命先辈们对话。他们在线索解谜等互动环节中积极思考、热烈讨论,不仅提升了对红色文化的认知,还培养了逻辑思维、语言表达与团队协作能力。 随着活动的推进,爱国主义情怀与红色精神如春雨般潜移默化地滋润着孩子们的心灵。孩子们投入的表演和专注的神情,展现了红色文化的强大魅力和感染力。
傍晚时刻,团队成员组织小朋友们在户外进行素拓活动,让同学们在夕阳下感受素拓实践的魅力。
7月3日的三下乡活动,江西农业大学软件学院的师生们用实际行动,为余干县百拓有限公司所在乡村带来了科技的力量和红色文化的滋养,为乡村振兴添砖加瓦,也让青春在基层实践中绽放出绚丽光彩。
作者:邵佳蕊 来源:多彩大学生网
扫一扫 分享悦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