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轨道之外的世界

发布时间:2025-07-05 阅读: 一键复制网址

轨道之外的世界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在人生的既定道路上,我们离不开日常处在轨道上的按部就班,循规蹈矩,但同时我们不妨也去看看那轨道以外的世界。世界之大,谁不想去看看呢?
读沈从文的《我读一本小书同时也读一本大书》体会到很多。本篇文章带有自传体色彩,文章标题中的“小书”指的是课本上记录的、学堂里传授的知识,“大书”则寓意着对大自然的认识、对社会风情、人生百态的理解。通过作者对自己儿时的“叛逆”的回忆,表达了对童年时代的追忆和向往,对湘西的深刻眷恋和浓厚的故土情结。在逃学的沿途,作者观察到了许多不一样的风景,去到了庙会祠堂,去到了北门南门,去看打拳吵架,去斗蛐蛐,去小溪边玩耍等等。虽然这一切都建立在脱离轨道的基础上,现实生活中并不值得提倡,但是他对于书本之外的知识,对于自然,对于宽广世界的追求,值得我们深思。也可以这么说,正是他小时候的这种“特立独行”,才能够形成后来的“看世界,写世界”的格局,是他之后所打造的一个充满善意和人性美的湘西世界的基石。
很喜欢文中的一句话:“我的心总得为一种新鲜声音,新鲜颜色,新鲜气味而跳。我得认识本人生活以外的生活。”小孩子,是充满好奇与灵性的,这似乎是每个人的天性,只是作者和我们并不一样,我们通常会在一些条条框框的约束之下扼杀自己的天性,想象力与创造力,安于现状;而作者便任其天性的肆意生长,哪怕路上会失去很多,比如说父母的喜爱,肉体上的惩罚,都没太大的关系,他反而感谢惩罚让他看的更广阔的世界。这是不是也给我们一个启示呢?当然我说的不是逃学,而是二者兼得,书上的知识要学,怎么学?要面向大自然,在生活中深刻的学。
在艺术特色上,沈从文先生大量运用细节描写,作者善于抓住、把握真实生动的细节进行描写,沈从文详细记录了其在逃学过程中遇到有趣的人和事,并通过这些具体生动的细节描写把逃学中所经历人事富有情趣地展示出来,使读我们可以深刻地领略到美丽的大自然和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对作者的人生观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并由此突出了“大书”的博大精深、奥妙无穷,并在读者心中埋下种子,激励我们向着更广阔的世界探索。
童年不应只有读书,还应该有很多趣事;生活也不只有柴米油盐酱醋茶,还有那万家灯火下的温情种种。这些都值得我们去细细地感知,记录。放眼当下,何尝又不是一种映衬?国家实行“双减”政策,减轻中小学生的负担,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去走进大自然,去别人的故事里当一次配角,何其有幸。
 
作者:徐冉;邵韵洁;刘苏婷;朱晓妍;张鑫茹 来源:泰州学院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初到岷县
  • 初到岷县
  • 这里四面环山,我们也站在山上,青绿的本草香气弥散在空气中。
  • 07-05
  • 海风引路
  • 在威海清凉的清晨,骑着自行车沿海岸前行,海风灌满了衣衫,一路上掠过山丘松林。开阔的海面在身侧铺展,俯冲时仿佛贴着蔚蓝飞行。链条
  • 07-04
  • 夏之隙
  • 夏日酷暑,宿舍冷气隔绝了窗外热浪。偶遇莲蓬,舌尖滋味勾起童年荷塘记忆。回到室内,空调轰鸣中,那份鲜活与窗外夏天一同被玻璃推远,
  • 07-04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