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国家文化强国战略,响应“外语青年看中国”专项号召,北京林业大学“译见”暑期社会实践团前往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与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展“翻译优化,助力文化传播”实践。
7月11日,实践团走进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开展调研。走进展厅,团队成员化身“语言侦探”,从展厅入口到文物展柜说明,从导览图到多媒体互动屏,对英文译文进行逐一核查。
调研过程中,团队发现一处英文标题存在表述可优化之处,并已将改进建议反馈至展馆相关部门。
7月17日,实践团走进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展调研。本次调研聚焦于“古代中国”基本陈列。团队成员仔细比对馆内翻译,并挑选了5件具有代表性的展品补充与其中文对应的英文翻译。
7月25日,实践团再次来到中国国家博物馆,延续前期调研工作。本次调研主要覆盖“馆藏英模蜡像展”、“中国古代饮食文化展”和“中国古代玉器”展览。团队成员对展览及展品介绍进行了翻译比对,并挑选了5件具有代表性的展品,补充了对应中文的英文翻译。
调研过程中,实践团发现一件展品的英文介绍翻译有误。经查证资料并征询指导老师意见后,团队形成了改进建议,并已向国博反馈。

通过本次实践,团队成员在外语翻译、文化解读与国际传播方面的专业能力得到了切实提升。对展览及展品英文翻译的比对、优化与补充工作,有助于弥补语言表述偏差,也有助于更充分传递展览和展品承载的文化价值。
本次实践让团队成员真切感受到外语专业与文化传播的紧密联结——外语不仅是沟通工具,更是中华文化“走出去”的重要桥梁。每一次翻译的打磨、每一个文化意象的精准传递,每处细节都是在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表达注入活力,让世界更清晰地读懂中国故事里的深厚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