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期纪念馆社会实践
二七纪念馆暑假社会实践
为深入推进红色文化教育,引导青年学生从历史中汲取精神力量,6 月 24 日,河南工业大学薪火传承者联盟走进郑州二七纪念馆,开展以 “传承红色基因,赓续二七精神” 为主题的暑假社会实践活动。此次活动是河南工业大学 “行走的思政课” 系列实践之一,旨在通过实地探访红色基地,让学生在沉浸式学习中厚植爱国情怀,强化责任担当。
作为一所始终重视思政教育与实践育人相结合的高校,河南工业大学长期以来致力于将红色资源转化为育人资源,鼓励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红色场馆,在实践中感悟革命精神。薪火传承者联盟作为学校重点培育的红色文化传播类学生社团,自成立以来已多次组织成员前往省内红色教育基地开展实践活动,此次走进二七纪念馆,既是对学校实践育人理念的积极响应,也是社团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的重要举措。
活动当天,在二七纪念馆讲解员的带领下,河南工业大学薪火传承者联盟的成员们有序开启了红色学习之旅。纪念馆内,“二七风暴”“工运先驱”“精神传承” 等展区脉络清晰,一件件珍贵的历史文物、一幅幅泛黄的老照片、一幕幕生动的场景复原,将大家带回了 1923 年那个风雨如晦却热血沸腾的年代。在罢工工人使用过的锈迹斑斑的工具前,成员们驻足良久,讲解员介绍道:“这些工具不仅是当年工人阶级辛勤劳作的见证,更是他们为争取自身权益、反抗压迫而奋起抗争的武器。” 来自河南工业大学粮食科学与工程学院的李同学感慨道:“以前在课堂上学习二七罢工历史时,更多是文字层面的认知,今天看到这些实物,仿佛能感受到当年工人们手握工具、高呼口号的坚定与勇敢,这种震撼是书本无法给予的。”
在图片资料展区,一组记录二七罢工烈士事迹的照片吸引了大家的目光。当听到讲解员讲述林祥谦、施洋等革命先烈为了工人阶级的解放事业,面对敌人的威胁毫不畏惧、英勇就义的故事时,现场的成员们纷纷动容。河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张同学表示:“革命先烈用生命诠释了‘爱国、奋斗、团结、奉献’的二七精神,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更应该铭记历史,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以先烈为榜样,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观结束后,薪火传承者联盟的成员们与二七纪念馆的工作人员围绕 “新时代青年如何传承和弘扬二七精神” 展开了深入的交流研讨。纪念馆教育活动部主任结合自身多年的红色文化传播经验,从二七精神的历史价值、时代内涵以及青年传承的路径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解读。她提到:“二七精神是中国工人运动的宝贵精神财富,在新时代,它不仅是激励我们攻坚克难、奋勇前进的精神动力,更是引导青年树立正确价值观、坚定理想信念的重要指引。”
交流中,河南工业大学薪火传承者联盟的成员们积极提问,结合自身的学习和生活实际,分享对二七精神的理解。来自学校电气工程学院的王同学问道:“作为理工科学生,我们该如何将二七精神融入到专业学习和未来的工作中?” 纪念馆工作人员笑着回答:“无论是文科还是理工科,二七精神中的‘奋斗’‘创新’理念都同样适用。在专业学习中精益求精,在科研中勇于突破,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上脚踏实地、默默奉献,这就是对二七精神最好的传承。”
此次实践活动临近尾声时,薪火传承者联盟的成员们在纪念馆的广场上举行了简短而庄重的宣誓仪式。大家高举右拳,庄严宣誓:“铭记历史,缅怀先烈;传承二七精神,勇担时代使命;努力学习,奋发向上;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 嘹亮的誓言在广场上回荡,也深深烙印在每一位成员的心中。
此次河南工业大学薪火传承者联盟赴二七纪念馆的暑假社会实践活动,不仅让学生们在实地学习中深化了对历史的认知,感悟了二七精神的深刻内涵,更激发了大家的爱国热情和责任感。成员们纷纷表示,回到学校后,将把此次实践的收获分享给身边的同学,带动更多人了解二七历史、传承二七精神,以实际行动践行青年担当,让红色薪火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实践总结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