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仪路晨曦”实践队赴杭州聚焦残健共融建设

2025-07-31 来源: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仪路晨曦”实践队赴杭州聚焦残健共融建设

     2025年6月30日至7月6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仪路晨曦“实践队12名队员前往浙江省杭州市,围绕“科技助残”与“无障碍环境”两大主题开展了为期7天的线下调研。
     高精尖设备与算法的深度融合正不断重塑残障人士的自主生活和学习方式。
     实践队在对杭州彗光科技、BrainCo和Rokid等企业的参访与体验中,直观感受到高精尖技术为助残带来的变革力。彗光科技的汉盲双向翻译平台可在数秒内将复杂文本和公式转为规范盲文,且轻量盲文刻印机实现多材质实时输出,突破了国外设备垄断;BrainCo的智能仿生手与仿生腿通过脑电与肌电信号解码,让使用者能够完成握笔、行走等细微动作;Rokid的AR眼镜将虚拟与现实融合,在产品演示中可实现导航避障等功能,拓展了助残科技的新应用场景。通过多处实地调研,实践队总结处助残科技发展的三大要点:一是算法与硬件紧密结合,能够针对残障人士的具体需求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二是依托顶尖高校和科研院所背景,研发团队具备丰富的学术与实践经验;三是多元产品线覆盖教育、生活和社交等领域,形成较为完整的生态体系。

     无障碍设计以通用关怀的理念为每一个个体构筑起公平参与公共生活的“无形桥梁”。
     “黑暗中对话”体验馆、天目里美术馆的调研与杭州无障环境促进会的座谈让实践队深入体会了通用设计对残障人士的关怀,也看到了城市层面无障碍建设的亮点与盲区。实践队在“黑暗中对话”进行全黑环境体验,切身感受视障者在日常生活中的挑战,有效提升了队员的同理心和社会认知。此外实践队还走入新建公共场馆如天目里美术馆,调研发现其在入口处设有盲道、无障碍导览册和手语视频、无障碍卫生间及共享轮椅等设施,展览内容还融入3D触感画作和声光电互动,让视障者得以通过触觉和听觉“看”艺术,真正践行“艺术属于所有人”的理念。杭州无障碍环境促进会会长张华的一句“如果把14亿中国人都设想成残疾人,只有8500万是健全人,那么我们所有的设计标准就会完全不同。”引发队员深刻共鸣,说明无障碍设计核心理念的真实写照——不是为“少数人”让步,而是为“所有人”服务。

     此次仪路晨曦实践队在杭州开展社会实践,以高度饱满的学习热情,对杭州助残企业与无障碍保障有了充分的认知。前沿助残技术与城市无障碍建设各有其独到优势,也面临不同程度的瓶颈,亟需在成本、标准、用户参与和公众认知等方面进一步平衡提升,才能让科技红利和城市温度真正惠及每一位需要帮助的人。
    来源: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5-07-31
实践总结推荐
  • 探寻运河文化的历史密码
  • 大运河,这条纵贯中国南北的千年水道,不仅是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的伟大奇迹,更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象征。作为世界上最长的人工运河,
  • 2025-07-30
    阅读
    扫一扫 分享悦读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