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勇探扬州队”深入调研中国大运河博物馆

2025-07-30 来源:刘语涵
7月24日,为深入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探索大运河漕运文化的历史内涵,筑牢民族共同体意识,南京财经大学应用数学学院“勇探扬州队”走进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探寻它作为“民族融合纽带”的历史密码。
解码运河文化
队员们步入博物馆,宛如进入时光隧道,在运河千年流淌的文化长河中游历穿行。古代漕船模型无声诉说着昔日南北粮盐转运的繁盛,运河沿岸出土的斑驳文物静静映照着先民的智慧与汗水。成员们驻足于“大运河——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综合展厅,在巨幅历史画卷前凝神屏息,仿佛与无数纤夫、船工、商贾的艰辛身影悄然重叠。最令他们惊叹的是数字化技术赋予古老文明的崭新生命,沉浸式空间里,3D全息投影勾勒出运河两岸绵延的市井繁华,光影流转间,千年漕运的恢弘图景在眼前复活;轻点互动触摸屏,数字地图清晰呈现运河古今变迁的脉络走向,历史与地理的经纬在指尖重新编织。科技与历史在此奇妙交汇,让青年学子们对运河文化的感知,从抽象文字跃升为立体而真实的触碰。

图为团队成员参观州桥遗址汴河剖面 王子宸供图
 
步入“运河上的舟楫”展厅,全体队员仿佛穿越时空,置身于漕运的繁忙航道。一艘艘精致的漕船模型不仅展示了古代造船技艺的精湛,更映射出汉族、回族、蒙古族等多民族工匠在漕运中的智慧交融与协作精神。这里,通过复原的漕船、生动的场景再现,展现了漕运作为连接南北的经济命脉,促进了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挖掘精神内涵
除了感受运河的物质文化遗产,队员们还对运河文化中的精神内涵进行了深入挖掘。在与同行的几位资深前辈的交流中,了解到无数先辈们在运河的建设与发展中付出的艰辛努力,他们不畏艰难、勇于开拓的精神深深打动着每一位成员。作为历史上重要的经济文化纽带,大运河的繁荣极大地促进了南北之间、东西之间的商品流通与人员往来,为不同地域、不同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提供了广阔平台,加深了相互理解与认同,成为维系和促进中华民族大团结的重要历史见证。这种以经济文化发展促进民族融合与团结的模式,至今仍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图为团队成员与同行前辈交流运河文化内涵 王子宸供图
 
让运河文化走向未来
在整个实践过程中,队员们用相机记录下文化交流活动中的精彩瞬间,从历史遗迹的古朴风貌到文化交流的温馨场景。同时,通过问卷调查、走访调研和文化交流活动收集到的资料,撰写了详细的调研报告,系统阐述了扬州大运河文化带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脉络、现实状况、典型案例与发展建议,为进一步宣传和研究民族交融工作提供了参考。
此次实践,让“勇探扬州队”的队员们对自身肩负的责任有了新的思考。他们要将此次实践中所获的感悟转化为行动,积极宣传扬州运河文化中的民族团结故事,让更多人了解、认同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伟大格局。
扬州大运河文化带民族交融实践活动,如同一把钥匙,为队员们打开了认识中华民族团结奋斗历史与现实的大门。这段经历将激励他们在未来的日子里,继续追寻民族交融的足迹,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通讯员 刘语涵)
 
    来源:刘语涵
    2025-07-30
社会实践总结推荐
    阅读
    扫一扫 分享悦读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