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西安科技大学“北疆青锋”实践团总结天池能源将二矿之行 以实践所得铸牢能源报国初心

发布时间:2025-07-10 阅读: 一键复制网址
近日,西安科技大学能源学院露天采矿班“北疆青锋,能源报国实践团”圆满完成在新疆天池能源有限责任公司将二矿的社会实践活动。一周的沉浸式研学中,团队以“观现场、学技术、悟使命”为主线,在露天采矿一线深化专业认知、厚植行业情怀,用一份满载收获的实践总结,诠释新时代大学生“能源报国”的青春担当。
 
此次实践以“理论联系实际、认知对接需求”为核心目标,团队通过“三维度实践体系”实现成长突破:在认知维度,走进矿区展厅与智能调度中心,系统学习将二矿作为国家大型煤炭基地的资源禀赋、开采规划及“绿色矿山、智能矿山”建设成果,直观感受露天采矿从“人力密集”到“智能高效”的迭代升级;在技术维度,深入采场台阶、运输干线、破碎站等作业现场,跟随企业工程师研学穿孔爆破参数设计、智能化装备协同作业、边坡稳定性监测等核心技术,将《露天采矿学》《矿山机械》等课程中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对“电铲与自卸车匹配效率”“无人驾驶集群调度逻辑”的具象理解;在思想维度,通过与企业青年技术骨干座谈、访谈一线工人,聆听他们扎根边疆矿区、攻克技术难题的故事,深刻体会“能源安全是国家安全重要基石”的战略意义。
 
“实践让我们看到了课本之外的‘真问题’。”实践团成员、2022级露天采矿班学生王斌分享道,在调研“极端天气下露天矿设备高效运行”课题时,企业工程师展示的设备保温改造方案让他深受触动,“原来‘能源报国’不是遥远的口号,而是在零下30度的矿场里,用一个个技术细节守护生产的坚持。”团队围绕“智能化开采瓶颈”“生态修复模式”形成的5份调研笔记,字里行间不仅记录着采场参数、设备型号,更充满对“如何让露天采矿既高效又环保”的深度思考。
 
实践团指导教师王老师在总结中指出,此次将二矿之行实现了“三个深化”:一是深化了对专业价值的认知,让学生看到露天采矿在国家能源体系中的关键作用;二是深化了对行业趋势的把握,直观感受智能化、绿色化转型的迫切性与可能性;三是深化了对使命担当的理解,通过一线从业者的言传身教,让“能源报国”的信念从理念转化为自觉。“这正是‘北疆青锋’实践团的初心——让学生在与产业的对话中找准定位,在服务国家战略中明确方向。”
 
“从‘纸上谈兵’到‘躬身实践’,我们收获的不仅是专业本领,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实践团团长、2021级学生张弛表示,团队将把实践所得整理成《露天采矿一线实践报告》,在校园内分享将二矿的技术创新与生态实践,带动更多同学关注能源行业发展。成员们纷纷表示,未来将以此次实践为起点,在学习中聚焦行业痛点、在科研中瞄准技术瓶颈,努力成长为“能解决实际问题、愿扎根能源一线”的人才,让青春在能源强国建设的征程中绽放光彩。
 
据了解,“北疆青锋,能源报国实践团”作为西安科技大学服务国家能源战略的品牌实践项目,始终以“实践育人”为核心,通过组织学生深入西部能源企业,在“学思践悟”中筑牢专业根基、厚植报国情怀,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能源领域人才持续赋能。
作者:多彩大学生网 来源:多彩大学生网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青春实践结硕果,初心传承再续航 ——计信学院赴芜湖市安徽文化名人藏馆“项目e站”本科生社会实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