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科技大学“北疆青锋”实践团走进天池能源将二矿 践行能源报国使命
近日,西安科技大学能源学院露天采矿班“北疆青锋,能源报国实践团”师生一行奔新疆天池能源有限责任公司将二矿,开展为期一周的社会实践活动。实践团以“扎根能源一线,锤炼过硬本领,践行报国担当”为宗旨,在露天采矿现场沉浸式学习、调研交流,将课堂理论与产业实践深度融合,在北疆大地上书写新时代大学生的能源报国情怀。
天池能源将二矿作为国家大型煤炭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以高效绿色开采、智能化装备应用为特色,是我国露天采矿行业标杆企业之一。实践团抵达后,首先在企业技术负责人的带领下参观了矿区展厅,通过沙盘模型、数字展板系统了解了矿井的总体规划、资源储备及开采流程,对“绿色矿山、智能矿山”的建设理念有了直观认识。“从课本上的‘剥采比’‘爆破参数’,到现场看到的千万立方米级采场、百米高的电铲与巨型自卸车协同作业,这种视觉冲击让我对露天采矿的规模与复杂性有了全新理解。”实践团成员、2022级露天采矿班学生王浩感慨道。
在随后的实践中,团队深入露天采矿作业现场,沿着采场台阶、运输干线、破碎站、排土场等关键环节实地调研。在采场作业面,企业工程师详细讲解了露天矿穿孔、爆破、采装、运输、排土的全流程工艺,重点介绍了智能化爆破监测系统、无人驾驶自卸车集群等新技术的应用。实践团成员们一边认真记录,一边结合课堂所学的《露天采矿学》《矿山机械》等课程知识提问交流,围绕“如何优化采场边坡稳定性”“智能化装备如何提升开采效率”“绿色矿山建设中的生态修复技术”等问题展开热烈讨论。
“你们是未来能源行业的生力军,既要懂技术,更要明方向。”在与企业青年技术骨干的座谈会上,将二矿矿长结合自身成长经历勉励实践团成员,“能源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石,露天采矿不仅要出产量,更要守好生态红线,你们要带着‘国之大者’的视野学本领,把论文写在祖国的矿山上。”实践团指导教师李教授表示,西安科技大学作为以能源为特色的高校,始终将“服务国家能源战略”作为办学使命,此次实践正是让学生在真实的产业场景中认识行业价值、明确责任担当,为未来投身能源事业筑牢思想根基。
实践期间,团队还针对“露天矿智能化开采的瓶颈与突破”“西部矿区生态修复模式创新”等课题开展专题调研,通过走访一线工人、收集生产数据、整理技术资料,形成了多份调研笔记。实践团成员张萌在日记中写道:“站在几十米高的采场台阶上,看着满载煤炭的自卸车有序穿梭,听着工程师讲述他们为攻克极寒天气下设备运行难题付出的努力,我突然明白‘能源报国’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一代代能源人扎根戈壁、默默奉献的坚守。”
此次天池能源将二矿之行,是西安科技大学“北疆青锋”实践团践行“能源报国”理念的生动实践。通过近距离接触露天采矿全产业链,实践团成员不仅深化了对专业知识的理解,更真切感受到能源行业在国家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团队成员纷纷表示,未来将以此次实践为契机,刻苦钻研专业技能,主动对接国家能源需求,将个人成长融入能源强国建设的洪流中,让青春在服务国家战略的一线绽放光彩。
据悉,西安科技大学“北疆青锋,能源报国实践团”已连续多年组织学生深入西部能源企业开展实践,旨在通过“走出去、学进来、干起来”的模式,培养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能力的能源领域人才,为我国能源行业高质量发展输送青春力量。
作者:畅小雷 来源:多彩大学生网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溯红智水探真谛,筑梦水利启新航
- 从九八抗洪精神到智慧水利创新,河海学子在九江见证了一场跨越27年的治水史诗。当胜利碑的荣光遇见八赛枢纽的科技锋芒,新时代水利人正
- 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