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作笔书乡韵,实干为墨绘振兴:西石大学子深入勉县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上重要讲话和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指示精神,依照2025年团中央暑期社会实践的文件精神及学校暑期社会实践的相关要求,培养当代青年自立自强意识与实践能力,2025年7月5日~7月8日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青春智汇,沃野躬行”暑期社会实践团赴汉中市勉县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寻迹诸葛,品鉴古今
7月5日,实践团前往勉县武侯祠参观学习。该祠始建于蜀汉景耀六年(公元263年),素有“天下第一武侯祠”之称,占地80余亩,现存明、清风格古建筑30余座、150余间,集建筑、雕刻、绘画、书法、文学及园林艺术于一体,堪称一座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殿堂。在讲解员的细致解说下,成员们深入了解了诸葛亮的传奇生平,品味每一处建筑背后的历史典故,感悟其承载的文化精髓。参观学习后,实践团与当地负责人展开座谈,分享实践心得,并协助拍摄武侯祠宣传片,以影像助力文化传承。
探秘马黄,智助三农
7月6日,实践团深入勉县茶店镇马黄岭村开展中药材产业专项调研,重点考察了当地三大特色道地药材——天麻、猪苓、黄精的产业发展现状。在村支书全程陪同下,实践团先后走访了标准化种植基地和中药材专业合作社,通过实地观摩、深度访谈等方式,系统掌握了药材种植技术要点、市场价格波动规律及产销经营模式等关键信息。调研发现,尽管马黄岭村中药材品质优良,但仍面临产业链条较短、深加工能力不足、专业人才匮乏等发展瓶颈。针对这些问题,实践团结合专业优势,与村委会召开专题座谈会,提出了"校地共建实习实训基地"、"建立市场价格预警机制"、"开发药食同源衍生产品"等一系列解决方案。
解密魔芋,智富乡村
7月7日上午,实践团前往勉县锦泰实业有限公司魔芋产品开发暨精深加工基地开展产业调研。在企业负责人带领下,实践团成员深入了解了"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创新经营模式。据介绍,该公司通过"保底价+市场溢价"的收购机制,确保魔芋种植收益持续高于传统作物,目前已带动周边2000余户农户增收致富,真正实现了"小魔芋"撬动"大产业"的乡村振兴示范效应。调研过程中,实践团实地观摩了魔芋精深加工全产业链:从鲜芋分拣、自动化清洗切片,到低温烘干、精细研磨,再到终端产品研发生产线。在智能化生产车间,一粒粒魔芋经过20余道工序的淬炼,最终蜕变为高附加值产品。有成员感叹:"这条'从田间到舌尖'的完整产业链,不仅连起了农户的希望,更铺就了乡村振兴的康庄大道。"
问道汉水,寻梦温泉
了解到勉县目前旅游业以及民宿产业高速发展,7月7日下午,实践团成员驱车来到九昱汉水温泉酒店,通过与酒店经营者面对面交流等形式进行实地考察。在与工作人员的访谈过程中,实践团详细了解了温泉镇特色民宿的建筑风格、消费群体、基本价格、经营状况等基本情况
政校联合,青春同行
7月8日上午,共青团勉县委员会与共青团西安石油大学委员会签订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协议,共建大学生社会实践优质平台,为西石大学子把书本知识转化为社会技能提供保障,同时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在与现实相结合的“大思政课”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引领学生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在本次社会实践活动中,团队成员们秉承着严谨务实的工作态度,深入乡村,身体力行地贯彻"服务乡村、振兴乡村"的宗旨,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对乡村振兴事业的深切承诺和坚定支持,为当地旅游经济、农业经济的繁荣发展贡献青春力量,展现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作者:多彩大学生网 来源:“青春智汇,沃野躬行”实践团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溯红智水探真谛,筑梦水利启新航
- 从九八抗洪精神到智慧水利创新,河海学子在九江见证了一场跨越27年的治水史诗。当胜利碑的荣光遇见八赛枢纽的科技锋芒,新时代水利人正
- 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