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支教:在西苫山村的成长与感动

发布时间:2024-07-28 关注: 一键复制网址

《支教:在西苫山村的成长与感动》

导语:2024年7月21日,来自烟台大学的烟育菏梦支教队在聊城市东阿县刘集镇西苫山村,进行了一场关于传授爱与梦想的支教活动。致力于提高农村地区教育水平,改善贫困地区孩子们的学习环境,为缺乏资源的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机会。

作为烟育菏梦支教队的一员,我来到了聊城市东阿县刘集镇西苫山村,开启了这段充满意义与挑战的支教之旅。在支教的日子里,每一天都充满了惊喜和感动。在每天的课堂上,老师们时刻密切关注着孩子们的上课状态,根据他们的反应及时调整教学方式。我们不仅仅局限于课本上的知识,还会补充丰富的课外知识,希望能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提升他们的自学能力。

今天,对于四年级的孩子们来说,是特别的一天。他们迎来了一场书法比赛。比赛开始后,孩子们个个全神贯注,十分认真。他们紧握笔杆,眼神坚定,用心书写着每一个汉字,力求发挥出自己真正的实力。他们深知,汉字的一笔一划都承载着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所以在书写时格外谨慎。比赛结束后,老师们对大家的作品进行了细致的点评。我们不只是指出优点和不足,更是给予了孩子们满满的鼓励。从握笔姿势到笔画顺序,从字形结构到整体布局,每一个细节都被关注和指导。通过这次书法比赛,孩子们不仅提高了书写水平,更从书法课中收获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

 

(图为孩子们进行书法比赛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韩贻飞 摄)

与此同时,队员们也给孩子们拓展了相关的科学知识。我们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科学知识,我们制作了相关的PPT,用生动的文字和形象的图片让孩子们更加快速的了解。我们向孩子们讲述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让他们了解到人类活动与环境的相互关系,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在讲解自然和生物多样性时,孩子们被丰富多彩的生物世界所吸引,明白了每一个物种都有其存在的价值,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保护我们的地球家园。

 

(图为队员给孩子们讲解科学知识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韩贻飞 摄)

六年级的科学课同样精彩纷呈。队员们一致认为科学不能限制于课本上的枯燥的知识,更应该体现于自己动手。在老师简单的讲解下,孩子们学会了利用简单的物理知识实现小火箭的发射和制作。当看到自己亲手制作的小火箭升空的那一刻,他们的眼中闪烁着兴奋和自豪的光芒。这不仅让他们在实践中掌握了科学原理,更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图为队员给孩子们上科学课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韩贻飞 摄)

在这些日子里,我看到了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望,看到了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努力和进步。他们从最初的懵懂好奇,到逐渐掌握知识、学会运用,每一个小小的成长都让我感到无比欣慰。而我自己,也在这个过程中收获了许多。通过与孩子们的相处,我更加明白了教育的意义和价值。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培养孩子们的品德、思维和能力,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结合社会实际来看,乡村地区的教育资源相对薄弱,孩子们接触到的知识和信息有限。我们的到来,或许只是短暂地为他们打开了一扇窗,但我希望这扇窗能成为他们走向广阔世界的起点。

这次支教经历让我对自己肩上的责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作为大学生,我们有责任为改善乡村教育现状贡献自己的力量。每一个孩子都应该有平等接受教育、追求梦想的机会,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尽自己所能为他们创造更好的条件。支教的意义,在于用我们的行动传递爱与希望,在于让孩子们相信知识可以改变命运,在于让他们看到未来的无限可能。我相信,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哪怕只是一点点的付出,也能在孩子们的心中种下希望的种子,终有一天,这些种子会发芽、开花,结出丰硕的果实。

未来的日子里,我会带着这份宝贵的经历和感悟,继续努力,为更多的孩子带去知识和温暖,让支教的光芒照亮更多的角落。

(通讯员 赵坤一)

作者:多彩大学生网 来源:多彩大学生网
  • 穿越百年风雨,共绘青春党史
  • 穿越百年风雨,共绘青春党史
  • 为传承红色基因,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历史,7月27日,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红籽同心 文脉共铸”民族团结实践团(以下简称“实践团
  • 07-28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