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教育之光:支教改变命运的瞬间

发布时间:2024-07-17 关注: 一键复制网址

教育之光:支教改变命运的瞬间

导语:

2024年7月17日,天空被厚重的云层笼罩,细雨绵绵,在这不平凡的一天,在山东省聊城市东阿县刘集镇西苫山村的支教的烟台大学计算机与控制工程学院“烟育菏梦”支教队不仅迎来了县团委有关部门书记的亲切指导,支教队员们还与当地的孩子们共同度过了充满探索与学习的时光,通过一堂生动的实验课和一堂静心的硬笔书法课,点亮了孩子们心中的梦想之光。

正文:

一、细雨中的温暖关怀——县团委领导莅临指导

随着晨光的逐渐暗淡,县团委有关部门的崔书记踏着湿润的地面,步入了烟台大学计算机与控制工程学院烟育菏梦”支教队的支教活动现场。他首先向所有参与支教的师生表示了诚挚的感谢,对“烟育菏梦”支教队为偏远地区教育事业所做出的贡献给予了高度评价。在随后的讲话中,书记强调了教育扶贫的重要性,鼓励支教队员们继续发扬无私奉献的精神,为孩子们打开通往未来的大门。同时,他也对孩子们寄予了深切的期望,希望他们能够珍惜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努力学习,将来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才。随后,书记更是亲自下厨,为支教队员们准备了一顿丰盛的午饭——炖鸡。在厨房的忙碌身影中,书记与队员们亲切交流,分享着各自的故事与感悟,那份来自心底的温暖与关怀,让每一位支教队员都感受到了家的温馨。 

图为崔书记莅临指导并给队员准备午饭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韩贻飞 摄

二、科学的火花——实验课上的探索之旅

午饭后,天空依旧阴沉,但支教活动现场却充满了欢声笑语。在支教老师的带领下,孩子们兴奋地走进了临时搭建的实验室,准备开始一场关于火箭发射原理的探索之旅。实验室里,各种实验器材整齐排列,等待着孩子们去触碰、去发现。

支教老师首先通过生动的讲解和直观的演示,向孩子们介绍了火箭的基本构造、发射原理以及相关的科学知识。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眼中闪烁着好奇与渴望的光芒。随后,在支教老师的指导下,孩子们分组合作,利用提供的材料亲手制作简易火箭模型。他们小心翼翼地拼接着零件,调试着角度,每一个细节都凝聚着他们的智慧与汗水。

当第一枚自制火箭在户外场地成功发射升空时,孩子们欢呼雀跃,掌声雷动。那一刻,他们仿佛看到了自己未来的无限可能,那份对科学的热爱与向往在他们的心中生根发芽。实验课不仅让孩子们学到了知识,更激发了他们探索未知世界的勇气和决心。 

图为实验课上同学们认真制作“小火箭”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韩贻飞 摄

三、墨香里的传承——硬笔书法课的静谧时光

午后时分,天空依旧阴沉,但硬笔书法教室里却弥漫着淡淡的墨香和孩子们的专注。在支教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孩子们开始了他们的硬笔书法之旅。教室里静悄悄的,只能听到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

支教老师从基本笔画讲起,逐步引导孩子们掌握正确的书写姿势和运笔方法。孩子们手握钢笔,一笔一划地书写着汉字,虽然初时略显生疏,但在老师的耐心指导下逐渐找到了感觉。他们用心感受着每一个笔画的力度与节奏,体会着汉字的独特魅力。

硬笔书法不仅让孩子们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更在书写的过程中培养了他们的静心气质和耐心品质。他们学会了在喧嚣的世界中寻找一片宁静之地,用笔墨书写自己的心声与梦想。当一幅幅工整有力的书法作品展现在眼前时,孩子们的脸上洋溢着满足与自豪的笑容。

图为徐老师书法课上讲解汉字结构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韩贻飞 摄

结语:

2024年7月17日,对于“烟育菏梦”支教队的每一位成员来说,都是一个值得铭记的日子。在这一天里,他们不仅收获了来自上级部门的关怀与肯定,更与当地的孩子们共同度过了充满探索与学习的时光。通过一堂生动的实验课和一堂静心的硬笔书法课,他们点亮了孩子们心中的梦想之光,为他们的人生道路增添了更多的色彩与可能。我们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烟育菏梦”支教队将继续秉承初心与使命,为偏远地区的教育事业贡献更多的力量与智慧。

(通讯员 孙翔宇)

 

作者:多彩大学生网 来源:多彩大学生网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