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携手三胜党群,奏响美育乡村乐章

    发布时间:2025-09-08 阅读:
    来源:何欣悦 张海

  七月六日,蝉鸣与稻浪交织成最动人的旋律。抵达三胜党群服务中心,巢湖学院“银屏乡韵,美育普及”实践团成员用一天的欢乐时光编织出一段难忘的夏日记忆。这里是乡村振兴的前沿阵地,承载着为民服务的初心。

  创意工坊:让想象在指尖绽放

  “抟土幻形馆”:在三胜党群服务中心,实践团成员与孩子们共度欢乐时光。上午九点,村小学的教室被阳光镀上一层金边,几张课桌拼起的“创意工坊”里,轻粘土的五彩斑斓与孩子们的笑脸相映成趣。

(图为小朋友展示自己的轻黏土。 图摄:张雨超)

  最受欢迎的当属“树叶拓印手提包”活动。他们把树叶铺在空白手提包上,用锤子轻轻敲打,叶脉的纹路便像魔法般印在布面上。“我的包上有星星!”拿着拓印了枫叶的手提包,一位小朋友欢呼着,使得整体气氛更加轻松愉悦。

(图为实践团与小朋友一起制作独特的手提包。图摄:张雨超)

  活力赛场:让快乐在奔跑中传递

  午后的操场成了欢乐的海洋。踢毽子比赛刚宣布规则,孩子们就按捺不住跃跃欲试。毽子在小朋友们的脚尖上下翻飞,像轻快的小燕子,时不时有人因毽子落地发出懊恼的叫喊,转眼又被同伴的笑声感染。

(图为实践团成员与小朋友一起踢毽子。 图摄:张海)

 

  民俗体验:让文化在互动中传承

  夕阳西斜时,活动转向了充满乡土气息的“艾草锤制作”。我们一边演示一边讲解,“把它们捆成锤,夏天挂在床头,蚊子就不敢来了。”队员们讲解着,屋内洋溢着笑声。

(图为实践团成员与小朋友一起制作艾草锤。图摄:张海)

  活动结束时,孩子们捧着自己的作品舍不得离开。离别的时候,孩子们拉着队员的手反复确认。队员们答应会把活动照片洗出来送过来,还留下了写满联系方式的“心愿卡”。

  暮色中的三胜村,仍回荡着孩子们的笑声。我感受到教育从来不是单向的给予,而是双向的奔赴。当传统文化的种子在童趣中生根,当城市与乡村的心灵在互动中靠近,这便是三下乡最珍贵的意义。

供稿人:何欣悦 张海

社会实践内容推荐
    阅读
    扫一扫 分享悦读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