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一日课程:从认知启蒙到实践成长的多元探索作者:武慧敏
7月22日,暑期实践的第二天,“编译未来”队伍成员们带着精心准备的课程踏上了前往和万家社区的路途。
今日上午,志愿者秦路宇准备为孩子们带来一堂意义非凡的环保课程。秦路宇用生动有趣的语言,从“环保是什么”引入,结合地球现状讲清环保意义,围绕节能减排、节约用水和绿色生活三个核心方面展开讲解。他时而指着投影幕布上的内容,时而与孩子们进行互动问答,将抽象的环保知识转化为孩子们易于理解的生活实例。孩子们坐在座位上,仰着头专注地听讲,有的还时不时点点头,仿佛在认真思考着如何将这些环保理念融入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中。通过这堂课程,孩子们不仅学到了环保知识,更找到了践行环保的具体思路。课堂上,孩子们从对环保概念模糊,到能清晰列举随手关灯、循环用水等行动,完成了从认知到实践意识的跨越,绿色生活理念悄然扎根。
课间休息的喧闹渐渐平息,志愿者孔胤哲准备带领孩子们进入一段关于心理健康的发现之旅。课程中,孔胤哲通过生动的案例和有趣的互动游戏,帮助孩子们探索情绪的深层含义,学习与人交往的技巧。他走到孩子们中间,耐心地倾听着他们的想法,时不时弯下腰与孩子们低声交流。
在课程的高潮部分,孔胤哲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倾诉内心故事的平台,让他们勇敢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学会关注自己的心理状态。通过互动分享与模拟社交场景,孩子们从“只知感受情绪、不会表达”,到能说出“愤怒时深呼吸”“难过时找信任的人倾诉”;从怯于沟通,到主动用礼貌用语化解“矛盾”,情绪管理与社交能力在实践中稳步提升。
中午休憩后,志愿者张心怡准备引领孩子们踏上一场奇妙的海底冒险之旅。课程开始,张心怡首先播放了一段迷人的海底世界视频,五彩斑斓的珊瑚、形态各异的鱼儿瞬间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随后,她从中挑选了几种独特的海洋生物,让每个孩子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共同加入这场海底探险。探险之初,一个有趣的海水探秘实验让孩子们兴奋不已,他们围在桌子旁,专注地观察着实验器材,小手时不时地想要触碰那些神奇的“海水”。
接着,张心怡引导孩子们以第一人称的视角,感受所选生物面临的威胁以及它们可以采取的措施,并鼓励大家寻找自己的共生伙伴。此次课程让孩子们从“单纯觉得海洋生物有趣”,进阶到能分析“珊瑚与藻类的共生关系”“小鱼避险策略”,想象力和知识运用力双提升,探索热情持续高涨。
在课程间隙的休憩时刻,来自公安的警察叔叔特意赶来为孩子们上一堂生动的安全知识课。他们教孩子们识别陌生人的“小陷阱”,演示遇到紧急情况如何冷静求助、有序逃生。原本对“安全”只有模糊概念的孩子们,不仅学会了实用避险技巧,还主动分享“会提醒家人锁好门窗”“遇危险找警察”的想法,安全意识在互动里深深扎根。
当日收尾的“保卫鸡蛋”创新课,由志愿者赵曼羽打造。课程开场,赵曼羽借助投影抛出充满趣味与挑战的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和想象力,想想怎么保护鸡蛋,让它被扔下来还完好无损?” 这一问题瞬间抓住孩子们的注意力,大家纷纷陷入思考,开启创意脑洞。随后进入实践环节,孩子们围聚在一起,看着赵曼羽细心为他们演示几种可能。
课程尾声,赵曼羽再次借助投影总结,从“保卫鸡蛋”延伸,引导孩子们感悟科学思维与创新精神——生活里遇到难题,只要像保护鸡蛋这样,活用知识、勇于实践,就能找到解法。这堂融合思考、实践与总结的课程,为托管时光添上充满探索力的一笔,也在孩子们心中种下勇于创新的种子 。
在夕阳下,大家一起用相机记录了这一天最后的相聚时光。从环保课的“生活实用性”到心理健康课的“情感引导性”,从海洋探秘课的“趣味探索性”到“保卫鸡蛋”课的“动手创新性”,四堂课各有亮点却又目标一致——让孩子们在体验中学习,在实践中成长。这一天,他们不仅收获了具体的知识与技能,更在协作中学会沟通,在试错中懂得坚持,在互动中感受关怀。这些成长如同微光汇聚,照亮了暑期的美好时光,也为未来的发展埋下了充满潜力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