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上午10:00,一辆大巴从湖南工商大学南校区准时出发,奔赴远在449公里之外的湘西古丈县高望界村。时隔两年,湖南工商大学慧湘村团队再次起航,开启了为期12天的“芙蓉学子·乡村振兴”社会实践之旅。这支由多专业学生组成的实践团队,已完成前期深度筹备,从需求调研到课程设计、产业帮扶方案制定等环节,全方位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力量。
团队出发时合照
精准调研明需求,分组筹备显担当
团队以“乡村多维赋能”为核心,组建调研、宣传、策划等多支专项小组。各小组已完成与当地村委沟通、敲定衣食住行安排并明确任务分工;深入打磨课程内容、准备相关教具;规范物资采购流程、细致整理发票与消费记录;落实车辆保险、队服队旗等物资保障等多项准备工作,为实践筑牢基础。
深耕三类调研路,研析童老产业态
在儿童教育方面,团队创新设计寓教于乐课程体系:"AI梦照进现实"通过互动体验普及人工智能知识;"科学实验室"开展水火箭制作、飞机模型拼装等劳动实践活动;"智慧农场"项目培养青少年科技兴农意识;“智能小车足球挑战赛”实践项目将激发孩子的创新思维。同时,“乡村儿童童心护蕾行动”与“书信来往活动”则聚焦儿童心理健康发展。
针对老年群体,团队实施"爱心助老"计划,策划“知识+情感”双驱动活动:开展安全知识讲座提升老人安全意识;"光影留痕"活动为老人拍摄民族特色纪念照;组织养老产业调研,深入了解农村养老现状。
在产业帮扶方面,团队聚焦农产品品牌升级,以“品牌化+数字化”为核心,规划了完整的农产品升级路径:优化腊肉等特色产品包装设计;调研真空包装设备需求;制定电商营销方案;开展助农直播培训,助力农产品上行渠道拓展。
团队成员正在进行课程试讲
产教融合促创新,青春聚力谋发展
团队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将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等现代技术应用于实践项目。通过"智能小车挑战赛"等科技实践活动,激发乡村青少年创新思维;运用电商专业知识,构建农产品线上销售体系。在服务过程中实现自我提升,形成"实践-反思-成长"的良性循环。
团队走访了解当地村民基本情况
当日18:00团队抵达高望界村,收整行李教具后立即前往村委会布置教室,并随张支书走访当地村民以保障次日活动开展。这支历经近一个月筹备的队伍,正将专业知识与乡村需求深度融合,以青春力量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让知识在乡土间绽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