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温心”实践队丨骄阳铸赤心·稚眼觅真理

发布时间:2025-07-17 阅读: 一键复制网址

  2025年7月16日上午,温州大学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温心暑期社会实践队的实践活动已过数日。炽阳倾泻,操场地表温度逾38℃。队员们在热浪中准时集结,依次进入温州大学附属南白象实验小学。教室外蝉声鼎沸,室内却秩序井然——主讲人以清晰逻辑层层递进,辅以多媒体演示;炽白日光穿透百叶窗,与屏幕上的实验动画交织,仿佛一束束聚光灯,将“科学就在身边”的理念植入每位孩子的心田。

  第一节课是“酸碱反应吹气球”。在这节课上杨老师给每一位同学发了一个气球,并让大家在十秒内将气球吹至最大,借此开头,引出这节课关于气体的内容,并让大家知道这节课上将会产生气体,也会吹起这个气球。之后杨老师让其他的几位老师给每位同学发了一个空瓶子,并加入足量的食用醋,向气球中加入食用小苏打。在杨老师一声令下,同学们将气球套在了装有食用醋的瓶子上。看到气球缓缓变大,孩子们发出了惊奇的呼喊。

  之后,通过这个实验,杨老师向同学们展示了“酸碱电离理论”,“酸碱质子理论”,“酸碱电子理论”这几个较为深奥的理论概念,并教同学们以石蕊试纸所展示的pH值判断物质酸碱性,这引发了同学们的思考——“如果没有小苏打和白醋,还有哪些可以替代并完成实验?”启发了孩子们的科学思维,引导孩子们思考如何在生活中实现这些科学实验。

  杨老师借此机会向同学们介绍了今天课堂上的内容在生活中的应用,如“缓解胃酸过多处理碱性或酸性毒物”;“厨房油污清洁厕所清洁疏通下水道”;“土壤改良农药配制”等。

  第二节课上,主题是“循环化学”。这节课上,杨老师以生活中最为常见,也是同学们最为熟悉的水循环为引,向同学们介绍了循环化学。期间,杨老师为同学播放了《地球上的碳循环》这一视频,同学们积极参与问答,增进了同学们对于循环化学的了解,并引出了循环化学在环保上的意义,包括能源的循环利用,物质的循环利用,可再生能源的使用,以及有哪些手段可以实现环保这一核心目的。

  在本节课结束之际,杨老师让大家利用起上节课的空瓶子,可以用来种一些植物,并为大家分发植物种子,同时鼓励同学们利用空瓶子去种植植物或是寻找再次利用的方法,同学们领到植物种子后向老师说明了对于种出植物的期盼,期待同学们的种植成功。

 

作者:李文博 徐顺顺 徐龙飞 李卡 李亮亮 来源:温州大学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温心“暑期社会实践队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温心”暑期社会实践队丨化学激发想象,梦想指引方向
  • 探秘安溪红曲韵 共谱产业振兴篇
  • 探秘安溪红曲韵 共谱产业振兴篇
  •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加快推进乡村振兴,首先是要发展富民产业。为积极响应号召,挖掘红曲文化在赋能乡村产业振兴
  • 07-17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