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百年桃片技艺传承:同德福桃片厂的创新与坚守

发布时间:2025-07-17 阅读: 一键复制网址
       2025年7月15日,康泽仁行志愿服务队走进重庆市合川区同德福桃片厂,探访这一非遗技艺的传承与发展。同德福桃片厂成立于2000年初,以古法工艺为基础,融合现代技术,打造出独具特色的桃片产品,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活力。
       余师傅作为桃片技艺的第四代传承人,谈起桃片的历史如数家珍。他介绍,桃片技艺最早可追溯至1840年,历经百年沉淀,1897年在其祖父余复光手中趋于成熟。“绵软细腻,甜而不腻”是合川桃片的独特风味,而这背后是二十多道工艺的极致考究。
       余师傅的传承之路始于家庭的熏陶。父亲余永祚的临终嘱托——“要么不做,要么做好”成为他一生的信条。面对工业化生产的冲击,余师傅坦言:“手工制作灵活,风味更富层次,但效率低;工业化生产标准化高,却可能牺牲口感。”他坚持在传统与创新间寻找平衡,守护桃片的“魂”。
       谈及传承挑战,余师傅指出“后继乏人”和“市场困境”是两大难题。传统技艺学习周期长、收益有限,年轻人兴趣不足;同时,消费者对传统桃片价值的认知仍需提升。目前,同德福桃片以传统经销商渠道为主,线上销售模式仍在探索中。
       对于创新,余师傅态度审慎:“创新不能丢‘魂’,桃片的特色必须保留。”他呼吁社会、高校、政府多方助力,共同推动非遗技艺的传承与发展。同时,他对“中医药结合”等跨界尝试持开放态度,但强调需充分调研市场需求,确保可行性。
       在余师傅身上,我们看到了非遗传承人的坚守与担当。他期待更多年轻人加入传承行列,让桃片走出合川,走向世界,在创新与传统的协奏中续写百年传奇。
 
作者:孙靓 来源:康泽仁行实践服务队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探秘安溪红曲韵 共谱产业振兴篇
  • 探秘安溪红曲韵 共谱产业振兴篇
  •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加快推进乡村振兴,首先是要发展富民产业。为积极响应号召,挖掘红曲文化在赋能乡村产业振兴
  • 07-17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