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十堰7月6日电(通讯员李梦雨)为响应湖北省七彩假期的号召,7月4日,湖北医药学院可可梦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们奔赴十堰市竹溪县长安学校,开启了为期两周的暑期支教之旅。此次支教旨在为当地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假期课堂与成长陪伴。在支教过程中,可可梦志愿服务队为孩子们带来了多种特色课程。这些课程不仅涵盖了传统的学科知识,还融入了趣味性和实践性,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成长。
在科学课上,志愿者以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中的情节为切入点,引导孩子们探索背后的科学原理。通过观察盐水导电与冰块不导电的实验现象,孩子们理解平常生活中湿手不能触碰电器的科学原理。课程还介绍了面部识别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流程。孩子们在课堂上观察实验现象,积极思考讨论,从而理解电影奇幻场景背后的科学知识。在课程最后,志愿者引导孩子们思考生活中奇妙的科学现象,孩子们踊跃举手,课堂氛围积极。

图为志愿者带领孩子们探索海底岩浆的科学奥秘。范兆熙摄
红色教育课是此次支教活动的重要部分。志愿者以“学习雷锋精神”为主题进行教学。课程介绍雷锋生平事迹、阐释雷锋精神的核心内涵,讲述雷锋助人为乐的典型故事,带领孩子们朗读雷锋名言。最后,课程讨论了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践行雷锋精神,如助人为乐、学习提升和尽职尽责。孩子们在课堂上认真听讲,深受启发,纷纷表示要向雷锋叔叔学习,做一名有爱心、有责任感的好学生。
在美术课上,志愿者以“汉堡创想”为主题展开教学。志愿者首先引导孩子们观察汉堡的层次结构特点,讲解其可作为创意基础的形态。课程核心是启发联想,鼓励孩子们将汉堡的每一层想象成一个不同的场景,从而构建自己的“汉堡大厦”。志愿者通过范画演示了如何划分汉堡区域、预留创作空间、勾画场景并补充背景元素。孩子们随后使用铅笔、勾线笔和彩色笔进行创作,在汉堡的分层结构内绘制个性化的场景画面,并在周边添加联想素材,完成各自的作品。

图为孩子们展示美术课完成的“汉堡大厦”作品。黄梦婷摄
在手工课上,课程聚焦于折纸艺术,重点教授蝴蝶与玫瑰两种模型的制作技艺。主讲志愿者端立讲台,右手持彩纸,左手轻压辅助,面对台下孩子们细致拆解每一步折叠要领。从纸张压痕到翻折技巧,呈现完整步骤。随后邀请一位掌握折纸步骤的孩子上台,带领全班同学共同完成制作步骤。台下学生们动手实践,跟随指令折叠纸张完成各自作品。课堂末了,孩子们独立展示作品成果,这一动手过程旨在深化孩子们对折纸艺术的理解,在无声中培养孩子们的专注力、精细动作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图为志愿者为孩子们示范玫瑰花的折法。范兆熙摄
在心理课上,志愿者围绕“我的心情小卫士”主题展开教学。课程重点解析了常见的五种基本情绪及其典型触发场景,并引导孩子们通过“猜情绪”游戏进行识别。针对如何应对学习生活中的烦恼,志愿者提供了“说出来”、“动起来”和“换想法”三种具体策略,鼓励学生寻求支持、进行积极活动并调整认知。孩子们通过书写并交换优点便签,练习发现并肯定自我及他人价值。孩子们在课堂上认真聆听、积极参与讨论和互动练习。
在音乐课程中,志愿者选择了动画片《熊出没》主题曲作为教学曲目。教学过程中,志愿者采用分句教唱法,首先由志愿者示范演唱一句歌词及旋律,孩子们随即跟唱重复该句。在逐句学习完成整首歌曲后,志愿者组织孩子们分组进行演唱练习,最终带领全体学生进行完整合唱练习。课堂气氛活跃,孩子们通过跟唱与合唱的实践方式,掌握了这首歌曲的演唱,并在旋律递进与集体协作中,体会歌曲的韵律与情感表达。

图为志愿者带领孩子们学唱歌曲。范兆熙摄
湖北医药学院可可梦志愿服务队本次在竹溪县长安学校开展的暑期支教活动不仅向当地学生传授了知识,营造了积极的学习氛围,也为他们的个人成长提供了支持。志愿者们将自身专业知识融入教学活动,传递了关怀与鼓励。活动展现了青年学子的社会责任担当。相信在志愿者们的爱与陪伴下,这些孩子们一定会在未来的道路上茁壮成长,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