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陈琴 程乔伊 刘方红 陈颖)7月5日上午,衡阳市珠晖区东阳渡镇新坪村明德小学的校门口,扎羊角辫的小女孩陈同学攥着志愿者衣角蹦跳着,脖子上歪扭的红领巾在晨风中晃动——这是衡阳师范学院“她力量·家国行”志愿服务团第三次奔赴该校开展帮扶活动。据明德小学校长介绍,前两年该校学生英语课堂参与度提升35%,部分学生已能完成基础双语表达,这正是吸引周边三所乡村小学师生主动参与的重要原因。

图1:小朋友们和志愿者合影 朱诗宇摄
“老师快看!去年你教的蝴蝶结系法,我偷偷练了好次呢!”小朋友仰着小脸,发梢的雏菊发卡蹭过志愿者的肩头,课桌上用粉笔画的戴眼镜小人还带着新鲜的痕迹,“今早我画完小人,第一节课就盯着村口看!”不远处,四年级的王同学举着英语笔记本追上来,内页贴着志愿者去年奖励的卡通贴纸,“今天的单词闯关游戏,我肯定能拿满分。”

图2:小朋友与志愿者再次重逢 程乔伊摄
“教育的真谛在于点燃心火,而非填满容器。”出发前两周,该校外国语学院英语系主任、副教授尹彬便带领志愿者开展教学实训,将“游戏化学习”理念拆解成20余个实操模块。在模拟课堂上,尹彬演示如何用“单词寻宝”游戏替代传统听写,“比如教'farm'时,让孩子用肢体模仿动物,记忆效率能提升40%。”
志愿者们的备课本上,密密麻麻标注着学情分析:针对乡村儿童羞于开口的特点,设计“英语皮影戏”;为调动低年级兴趣,准备了融入本土童谣的双语律动操。“我们带了300张手绘单词卡片,还有尹教授指导制作的乡村场景教具。”志愿服务团队长展示着装满教具的行李箱,箱底还压着前两年孩子们写的感谢信。

图3:尹彬老师进行教学指导 程乔伊摄
抵达教学楼后,尹彬立刻将实训成果转化为现场示范——“谁能用英语说出桌上水果的颜色?闯关成功可兑换'智慧星'!”尹彬刚在黑板贴出水果图,教室立刻沸腾起来。三年级的李同学举手蹦起来:“It'sorange!”拿到星星贴纸时,她扭头对后排新加入的其他学校的小朋友晃了晃,“去年志愿者姐姐教我的!”

图4:尹彬老师进行授课示范 程乔伊摄
在趣味课堂进行的同时,支援者翻开“成长档案本”,里面记录着每个孩子的兴趣点。“去年有个孩子问我'飞机怎么飞',今年我们就用英语讲航空知识,还带你们用纸板做模型......”
“我们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播撒希望的种子。”志愿服务团指导老师表示。这不仅为孩子们打开了一扇了解世界的窗口,更在他们心中播下了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未来的憧憬,激励着他们勇敢追梦,用知识改变命运,用智慧创造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