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三百年木版“印”青春:邵阳学子携滩头年画绘美乡村课堂

发布时间:2025-07-07 阅读: 一键复制网址
(通讯员:孙丽明 陈思奕 胡瑶瑶)“半幅生绡大年画,一联新句少游诗。”2025年7月6日,在邵阳县五峰铺镇新田村,邵阳学院“艺”心志愿者服务团携手新田村村委,共同开启了“滩头年画”非遗体验课堂,为当地村民和村小学生带来了一场传统文化的奇妙之旅。大家踊跃参与,沉浸在滩头年画这一古老传统工艺的独特魅力之中。
“滩头年画不仅是艺术,更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滩头木版年画起源于明末清初,已有300多年历史,是湖南省唯一的手工木版水印年画。产自湖南省隆回县滩头镇,造型古拙、夸张,造型艳丽、润泽,每一幅滩头年画都要经过二十多道工序,从选纸、制纸、刷底到刻版、七次印刷、七次手绘,每一步都凝聚着匠人的心血。
 
(图为团队成员协助滩头年画制作 陈芝妤摄)
教学现场进入实践环节,以十二生肖为主题,带领孩子们体验年画制作。从调色、铺纸到拓印,大家在志愿者的指导下亲手制作出生肖年画作品。团队成员胡瑶瑶特别指出滩头年画的“开脸”技艺——人物面部均由手绘完成,赋予画作鲜活的生命力。这种独特的工艺使得木版上的平面形象跃然为血肉丰满的守护者。
 
(图为课堂成果十二生肖年画展示 王正阳摄)
“非遗不应只是博物馆里的展品。”正如邵阳学院设计艺术学院团总支书记李斌所言,“艺心”的初心就是——用青年力量让非遗‘活’起来、‘火’起来。
通过将高校专业资源与乡村文化需求紧密结合,推动非遗文化走进乡村、走进大众。在文化自信的时代旋律下,这样的活动意义深远,它让古老的滩头年画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让乡村的文化底色更加厚重,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引领着更多人踏上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征程 。
 
 
作者:孙丽明 陈思奕 胡瑶瑶 来源:多彩大学生网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三百年木版“印”青春:邵阳学子携滩头年画绘美乡村课堂
  • 打破双重困境:从防癌与反家暴看家庭健康守护
  • 河工大学子暑假实践:二七炬光,薪火相传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