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7日,广东财经大学“荔香蜜韵”实践团踏上了前往广州市从化区温泉镇桃莲村的征程,开启了为期11天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暨广东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行动。这支由青年学子组成的队伍,带着对乡村振兴的满腔热情,深入乡间林头,用青春和智慧为桃莲村的发展注入新动力。
朝露下的荔影:探寻产业奥秘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还未穿透薄雾,实践团成员已跟随桃莲村党总支部书记吴务滋和资深果农张达成的脚步,踏入了郁郁葱葱的荔枝林。在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上,“大红桂味”、“八一红”等特色荔枝品种竞相生长,它们不仅是桃莲村的骄傲,也是村民们赖以生存的重要产业。
“只有太阳升起前采摘的荔枝才是最甜美的,被太阳一晒,就不甜了。”张大叔的这一句朴素话语,道出了桃莲村世代相传的采摘智慧。然而,今年的极端天气让荔枝收成大幅减少,市场价格随之攀升。村民们为了保护这份来之不易的甜蜜,纷纷采取各种措施,有的甚至像张叔一样,用扛着沙发在荔枝林里彻夜守候,这一幕既让人忍俊不禁,又让人深刻感受到农民的不易与坚持。

图为张叔夜晚搬沙发前往荔枝林
光影与笔触的交响:传播桃莲之声
实践团成员在调研中了解到,桃莲村虽然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优质的农产品,但市场知名度不高,销售路径狭窄。针对这一问题,团队决定从宣传入手,利用多元化媒体平台,打破信息壁垒,让更多人认识桃莲,爱上桃莲。
镜头下,是桃莲村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笔触间,是青年学子对这片土地的深情厚谊。实践团成员们拿起相机和笔,精心策划了一系列宣传内容,从“桃莲村荔枝专题”到“慢生活”、“家庭日”、“四季桃莲”系列,每一个主题都力求展现桃莲的独特魅力。
“我们希望通过这些作品,让更多的人看到桃莲的美,感受到这里的文化和故事。”实践团队长杨紫琼在实践过程中如是说。团队不仅拍摄了精美的照片和视频,还撰写了多篇推文,通过微信公众号、抖音等平台广泛传播,如今,实践团宣传小有成就,微信视频号的作品播放量已突破1万,未来,实践团队将推出更多的宣传作品,期望拥有更好的成绩。
数字创意的乡村新颜:打造文化IP
为了进一步提升桃莲村的文旅吸引力,实践团巧妙融合“桃莲文化”与“数字创新”,为特色农产品量身定制了动漫形象、表情包及吉祥物。其中,“八一红韵”荔枝军人的形象尤为突出,以其可爱的外形和独特的寓意深受年轻群体喜爱。此外,团队还在“多米农场”留下了创意墙绘,将荔枝、花卉、小动物等元素巧妙结合,为桃莲村增添了一抹青春色彩,使之成为新的网红打卡地。
“这些美工作品将桃莲村的文化特色和年轻人的创意很好的结合在了一起,是一次极好的创新。”带队老师史老师对团队的创意赞不绝口。她表示,通过这些创新举措,桃莲村的文旅资源得到了更好的挖掘和利用,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图为实践团成员美工作品
风土人情的温馨画卷:体验乡村温情
在桃莲村的每一天,实践团成员都被这里的风土人情深深吸引。从凌晨四五点起床采摘荔枝的村民,到日出后忙碌于民宿、农庄的创业者,他们的辛勤劳作和对生活的热爱,构成了桃莲村最动人的风景线。
“看到他们这么努力,我们也深受感染。”一位实践团成员感慨地说。在与村民的交流中,大家不仅了解了桃莲村的历史和现状,更感受到了这里淳朴的民风和坚韧的精神。这种精神力量,正是推动桃莲村不断向前发展的不竭动力。
随着实践活动的圆满结束,“荔香蜜韵”实践团与桃莲村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们用青春和智慧为这片土地带来了新气象、新希望。未来,他们将继续关注桃莲村的发展,用更多的方式讲述这片土地的故事与魅力。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桃莲村定能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

图为实践团全体成员在村委会前合影
通讯员:杨紫琼
供图:荔香蜜韵实践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