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霞浦县,位于福建东北部,北连长江三角洲,南接珠江三角洲,东与台湾岛隔海相望,依山面海,。海洋资源尤为丰富。为探寻“科技助力水产养殖”的实践经验,机电工程学院社会实践队于本月4日抵达霞浦县沙江镇围江村的国家级农业农村信息化示范基地(服务型)。在带队老师以及技术人员的介绍下,实践队深入了解海参养殖业的现状与发展需求,以实际行动推动海洋科技与渔业生产的深度融合,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
4日,实践队成员参观了海参养殖基地。参观海参养殖基地是一次丰富的实践经验,不仅可以近距离了解海参的养殖过程,而且能够加深对海洋生态保护和水产品加工行业的认识,在参观前,通常会有一段简短的培训或介绍,以确保参观者了解养殖基地的安全规程。此环节也可能会提供关于海参及其生态价值的背景信息。通过直接观察或通过监控设备,可以见到海参的日常活动状态,例如它们的摄食行为、移动方式等,这有助于理解海参的生活习性。学习海参养殖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养殖业如何采取措施减少负面影响,如改善养殖技术、实施循环水系统等,以实现生态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如果条件允许,参观者可能会有机会亲手参与一些养殖活动,如喂食海参,这种互动可以增加参观的趣味性和教育意义。
图1 实践队参观海洋养殖智能物联标准化生态养殖海参示范基地
通过参观海参养殖基地,可以加深实践队对水产品养殖行业的实际操作流程及其市场运作的理解,对海参的养殖周期、生长环境及其生态角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实践人员亲身体验和操作的过程,能够让参观者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养殖工作的辛苦与乐趣,认识到生态养殖的重要性,理解保护海洋生态系统对于维持生物多样性的意义。
5日,实践队成员参观了陆基养殖集装箱。陆基养殖集装箱是一种创新的水产养殖技术,它允许在陆地上通过集装箱进行水生动物的养殖。这种养殖方式具有占地面积小、易于管理、水质控制良好及可持续性强等特点。工作人员介绍了陆基养殖集装箱的工作原理,包括其结构设计、循环水系统的工作方式,以及如何高效利用空间和资源。参观过程中,会实地观察各种养殖集装箱,了解不同种类水产的生长环境,如水温、PH值、溶解氧等参数的控制。工作人员还会讲解如何根据养殖生物的生长阶段和健康状况调配饲料,保证其获得所需的全部营养,介绍常见的水产疾病及其预防和控制方法,包括如何使用生物安全措施和植物药剂来减少病害。一些先进的集装箱养殖系统配备有自动化设备,可以实时监控并调整养殖环境,确保最适宜的生长条件。实践人员会看到从收获到初步加工的整个过程,了解产品如何被清洗、分级、包装以供市场销售。,对此,实践人员探讨集装箱养殖系统如何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比如通过循环水系统减少水资源消耗,以及如何通过堆叠集装箱节省空间。
图2 老师与我们讲解有关海参的网箱养殖知识
通过观察陆基养殖集装箱,实践人员理解到现代科技在水产养殖业的应用,提高了养殖效率和生产质量;学习到如何在养殖过程中确保水产品的健康和安全,保障最终消费者的食品安全;获得对水产养殖行业的深刻洞察,包括市场需求、产业链结构以及未来发展趋势。同时,也激发对相关技术在其他领域应用的思考。
【结语】
福建农林大学机电工程学院赴宁德市霞浦县海洋装备研发实践队队员表示这是一次难得的学习和成长机会,不仅可以增强个人的研发能力,还可以为将来在海洋科学与工程领域的事业奠定坚实的基础。此外,随着海洋经济的持续增长,积累的经验和人脉将对进入相关行业的职场有着不可估量的帮助。
通讯员 陈浩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