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寻建筑机械臂应用良策 探行业智能化转型之道——长安大学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赴陕企专项调研

    发布时间:2025-09-03 阅读:
    来源:长安大学建筑学院“筑智寻新·机联未来”暑期社会实践团队
2025年8月28日至29日,长安大学建筑学院“筑智寻新·机联未来”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在刘勇老师和李维佳老师的带领下,先后走进陕西建工安装集团智慧建造中心与陕西伟景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围绕建筑机械臂应用开展专项调研与学习。通过实地走访和深入交流,团队进一步探索建筑行业智能化转型的实践方向,为优化建筑机器人租赁平台的设计积累宝贵经验。
在陕建安装集团智慧建造中心,张总为团队介绍了国内早期自主研发的管道加工设备发展历程,涵盖设备类型、应用场景及智能化升级路径。该公司的设备最初广泛应用于学校、家庭、电子制造、市政、隧道装修等领域,主要完成风口加工与管道焊接任务。随着技术进步,企业通过加装行走机构和通信控制系统,实现了任意空间位置的高精度焊接。张总指出,智能化建造正逐步将切割、焊接等现场作业转移至工厂完成,显著提高了施工效率与工程质量,同时降低了职业健康风险。
随后,团队进入生产车间实地参观。张总重点介绍了以机械加工为主的压缩机设备,其服务对象覆盖市政、隧道装饰等多个领域。此外,团队还了解到激光切割机已实现机器人自动化作业,技术难点主要集中于管道间及弯曲焊缝的高质量焊接。

在交流中团队获悉,陕建集团部分项目已成功应用外墙喷涂机器人、地面整平机器人等智能装备,正在重新定义传统建筑施工模式。张总强调:“机器人并非简单替代人力,而是重构了施工逻辑。‘人机协同’已成为新型工作常态——工人通过平板设定参数,机器人自主完成重复性、高危险工序,遇到复杂情况则通过人工远程干预进行调整。”这种“人类智慧与机器精度”相结合的模式,不仅大幅提升了施工效率,也从根本上增强了作业安全性。
在陕西伟景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周总带领团队参观并详细讲解了自主研发的农业采摘机器人。该设备搭载公司自研的红外波段线激光3D相机,人形机器人关键技术涵盖传感器、结构设计、驱动控制等方面,全尺寸近似成人身高,具备多自由度的灵巧操作能力。

周总进一步介绍了企业架构、发展历程、核心产品与技术优势,以及多项实际应用案例,其自主研发的工业立体相机已应用于耐火砖抓取、钢构件智能焊接等建筑场景,未来应用前景广阔。
通过此次调研,团队对建筑行业智能化的发展路径形成了更系统、更直观的认知,为建筑机器人租赁平台项目的推进明确了优化方向。平台旨在整合多家机器人厂商资源,为用户提供覆盖建筑设计、施工与运维全周期的机器人租赁与解决方案服务。本次实践不仅拓宽了多学科交叉的创新思路,也推动了理论知识与工程实践的深度融合,为建筑行业产业化、智能化升级注入了青年智慧
社会实践活动推荐
    阅读
    扫一扫 分享悦读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