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9日至10日,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红石榴”志愿队紧扣“石榴同心,民族同行”主题,赴江苏省泰州市海陵区优鲜果园水果店、U家超市及农贸市场等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既聚焦农产品流通全链条调研,又融入民族文化宣传、民族知识普及工作,在实地走访中促进各民族间交流合作,为农产品流通领域发展及民族团结工作双维度积累实践经验。

8月9日,实践队首站进入优鲜果园水果店。与店内人员交流水果运输、保鲜及经营流程之余,队员们向工作人员发放民族知识宣传手册,结合手册内容普及我国民族政策基础要点,讲解民族团结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期间还围绕“各民族共促产业发展”话题展开轻量互动,在了解商家为降损耗用泡沫包装却增成本、靠特价促销提周转等经营情况时,同步传递“各民族携手可共解行业难题”的协作理念。

随后走访周边农贸市场摊点时,实践队在调研农产品自产自销模式、品质差异等情况的过程中,穿插民族文化宣传工作。听摊主分享凭茄子蒂瓣颜色辨新鲜度的传统经验时,向摊主及周边消费者介绍不同民族的传统农耕智慧共性;在观察消费者采购习惯、高温致蔬菜损耗等现象时,以通俗案例讲解“民族团结能汇聚发展合力,助力解决民生经营小难题”,引导大家感知各民族协作的现实意义。

8月10日在U家连锁超市调研期间,队员们在了解农产品进货、质检、上架全流程——包括多元化采购策略、依托数据分析调货、质检体系运行等情况时,专门与超市工作人员就“民族知识在服务中的融入”进行交流。向其普及各民族消费习惯的共通与包容之处,建议在标准化管理中可适当融入民族团结元素;针对商品标签信息完善问题,也结合“各民族平等享有清晰消费信息权”的角度提出参考思路。同时在关注电子支付普及及偏远摊贩数字化难题时,强调“各民族在发展中互帮互助,能共渡转型难关”的理念。
经两天实践,实践队既梳理出农产品流通环节信息不对称、物流成本高、销售渠道单一等突出问题,也通过民族文化宣传与知识普及,让更多从业者对民族团结的重要性有了更直观认知。来自不同民族的队员与各场所工作人员、摊贩等协同完成调研与宣传任务,实打实的互动让“民族同行”从主题落地为行动。
实践队表示,后续将把调研成果与民族宣传经验结合,转化为兼具产业建议与民族团结促进价值的具体方案,为农业现代化发展及民族间深度协作贡献智慧;形成的报告也将为优化农产品供应链、推动各民族共促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参考。
下一步,团队计划扩大调研与宣传范围,将此次“流通调研+民族宣传”的模式推广至更多地区,持续关注农产品流通创新与民族团结融合点,为农业现代化、乡村振兴及民族和谐共发展添力。此次实践既深化了大学生对“三农”问题的理解,更让民族文化宣传与知识普及走进基层场景,切实搭建起促进民族团结与社会和谐的实践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