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赓续红色血脉,让“两弹一星”精神的种子在幼小心灵生根发芽,7月19日,聊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青春聚“核”,一“星”逐梦宣讲团于山东省潍坊市寿光市上口镇幼儿园开展“传承两弹一星志 弘扬民族奋斗魂”社会实践活动。
活动现场,宣讲团成员运用通俗易懂、充满童趣的语言,深情讲述了钱学森放弃海外优渥待遇毅然归国、邓稼先隐姓埋名投身戈壁、钱三强带领团队勇克技术壁垒、郭永怀用生命守护绝密资料等感人事迹。这些“超级英雄”的故事深深吸引了孩子们。当讲解员提问“叔叔们为什么要做这么难的事情?”时,孩子们纷纷举手,用稚嫩而真诚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理解。有的说“因为他们想让我们国家更厉害”,有的说“为了不让坏人欺负我们”,言语间流露出对奉献精神的懵懂敬意。
游戏互动巧妙融合知识与趣味。“核素消消乐”环节,印有简化核素符号的彩色卡片成为孩子们手中的玩具,他们在欢快的配对、消除过程中,不仅体验着游戏的乐趣与竞技的兴奋,更在不知不觉间加深了对这些基本科学符号的记忆和理解。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让原本显得艰深的科学概念变得亲切可爱,有效激发了孩子们探索科学世界的兴趣。
此次活动巧妙地将“两弹一星”精神融入幼儿教育,用感人的故事在孩子们心中播下爱国与奉献的种子,通过有趣的游戏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这不仅有效传承红色基因,更在幼小的心灵里树立了对民族脊梁的崇高敬意,点燃了对科学探索的向往,是传承精神血脉、培养家国情怀与科学素养的生动实践。
写稿人 赵万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