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青春逐梦“百千万”|广工学子扎根越秀,以“脚力 + 心力”绘就无障碍暖心地图

    发布时间:2025-08-19 阅读:
    来源:林浩天 莫苡浩 邓源源/“描安致远,绘爱同行”青年突击队/广东工业大学
         2025年8月11日至15日,广东工业大学自动化学院“描安致远,绘爱同行”青年突击队走进广州越秀区大东街,用脚步丈量街巷,以真诚倾听需求,手绘打造无障碍地图,为老城区的“无障碍化”升级注入青春力量。现如今,中国残障人士总数超过8500万,其中广东省残障人口约600万。以广州市越秀区为例,作为老城区,残障人士比例较高且老龄化严重,但无障碍设施覆盖率不足40%,盲道被占用、坡道缺失等问题突出。所以“描安致远,绘爱同行”青年突击队抓住此次难得的机会,携手站内梁社工共同开展了本次意义非凡的活动。
         活动开展期间,突击队以区域划分小组,将调研工作的蓝图精准铺展在大东街的各个角落。队员们的脚步穿梭于晨雾与暮色之中,仅一天时间就完成了 16 个居委会辖区的地毯式走访,踏遍 20 余条主次干道的每一段路面。从确认街角便民服务站的坡道坡度是否合规,到各区域无障碍卫生间的具体位置与使用状况,每一处细节都被认真记录在册,为后续无障碍地图的绘制收集了地理位置与设施数据。
         接下来的时间里,“描安致远,绘爱同行”青年突击队经过细致入微的前期调研,仔细地标注了社区内星罗棋布的无障碍设施。底稿组队员汇总成员们收集的信息,经过进一步的讨论确定底图相关参数,着手开始绘制无障碍地图底图。为了让地图既实用又直观,队员们精益求精,反复推敲配色方案和街道位置,利用“画世界+易制地图”,将传统手绘与数字化工具完美结合,在笔记本上勾勒出街巷的轮廓和手绘街巷草图。无障碍设施探查组队员则分别走访各个街区,探索各个无障碍设施的细节情况
         随后,终稿组成员接过底图,一丝不苟地绘画主要街道、大型标志性建筑,标注出坡道、盲道、无障碍卫生间、银行、有智能过街声响提示系统的红绿灯、便民服务中心等设施的位置与状态,再借助易制地图软件,将手绘内容转化为电子图层,补充建筑图标和设施的具体参数(如坡道坡度、盲道长度)。
         8月14日,突击队队员在大东街梁社工的带领下,前往4户残障人士家中,与他们畅谈并分享我们绘制的无障碍地图。在交流当中,残障人士给突击队队员提出了许许多多宝贵的建议,例如某处的无障碍措施仍需在地图上完善,具有盲人语音提示功能的红绿灯应该标注在地图上等等,突击队队员认真聆听并记录好这些建议和意见,然后回到社工站将其落实到地图上,并绘制出终稿。更有意义的是,实践队将地图提交给越秀区大东街社工站,得到了社工们的大力赞扬。之后,大东街社工站将融合我们所绘制的无障碍地图于文创之中,来进行无障碍地图的宣传和推广,让我们突击队所做的工作能够落实到生活中,对残障人士的生活有所帮助。                                                
 
上图为突击队队员们走访残障人士家中交流讨论。 郭彦希供图
上图为无障碍地图的终稿 。林浩天供图
         8月15日下午,一场充满温情与意义的“邻里共话无障碍,携手共筑暖社区”议事会活动在社区开展 。突击队队员与社区老人齐聚一堂,围绕无障碍话题展开讨论。在活动现场,大东街社工服务站的工作者梁蔼仪担任主持人,带领着队员们通过简单而有趣的游戏拉近邻里距离,议事会期间,队员何梓洋同学向社区的老人们介绍大东街社区的无障碍设施的具体情况,过程中队员们纷纷倾听老人心声,了解他们在出行、生活中遇到的无障碍设施使用难题和身边遇到的残障人士的出行困扰。老人分享着对社区无障碍环境优化的期待,队员们认真记录、积极回应。从小区坡道的便捷性到盲道铺张的完善,大家各抒己见,为打造更友好的社区无障碍环境出谋划策 。
 
上图为突击队队员认真聆听社区老人心声 。李保国供图
         此次议事会,搭建起代际沟通桥梁,让无障碍理念深入社区。队员们以实际行动助力社区关怀,不仅关注老人生活需求,更传递了对弱势群体的尊重。相信在多方携手下,社区无障碍环境将不断完善,为老人及有需要的居民,营造更温暖、便捷的生活空间,让社区真正成为有爱无碍的幸福家园。在活动结束的尾声,社工梁蔼仪亲自为突击队队长林浩天颁发优秀团队证书,感谢突击队队员们为期一周的帮助,并且全体成员进行了一次大合照。
 
上图为突击队队员与社区老人的共同合影。 邓卓晖供图
         回顾此次百千万工程的大东街之旅,队员们亲身体会到无障碍需求并非仅属于残障人士,更是每一个需要使用无障碍设施的普通人的共同需求。 突击队队员们用心绘制的这一份地图,都承载着他们对这个社会沉甸甸的爱心,地图上的每一条线,都连着特殊群体的出行路;街巷里走的每一步,都系着“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民生温度。
         无障碍从来不是少数人的需求,而是城市递给每个人的“暖心礼物”——它既为特殊群体筑牢生活的“底气”,也会在我们提着重物、陪伴长辈出行时,成为便利的“援手”。当我们多一份对无障碍设施的了解,主动守护盲道不被占用、爱惜每一处无障碍设计、在他人需要时递上善意,就是让越秀的每一条街巷,都成为能被所有人安心拥抱的家园。毕竟,当“无碍”融入日常的点滴,城市的温暖才会真正抵达每个角落。
 
素材来源 | 广东工业大学自动化学院“描安致远,绘爱同行”青年突击队
图文编辑 | 林浩天 莫苡浩 邓源源
初审 | 林浩天
终审 | 谢心
 

 
社会实践活动推荐
  • 追寻红色足迹,感悟延安精神
  • 豫北医学院校学生会青马班,携赤诚赴延安。追寻红色足迹,深悟延安精神,以医学生担当传承薪火,在实践中淬炼初心,勇做时代先锋
  • 2025-08-19
    阅读
    扫一扫 分享悦读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