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实践纪实(五)之古今共绘洛阳城,协同聚力续春秋

    发布时间:2025-08-17 阅读:
    来源:郑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循迹龙门社会实践队
  7月31日,郑州大学“循迹龙门”社会实践队走进洛阳市规划展示馆,开展调研活动。在此之前,团队已开展了为期一周的深度实践。本次实践聚焦城市规划与文化遗产保护的协同创新,旨在探索古都洛阳在现代化建设中守护历史根脉的实践路径。

  图为实践队员参观河图洛书介绍
  在展示馆的核心展区,承载着中华文明起源密码的河图洛书引发队员们的关注。伴随灯光变化和解说词指引,借助河图洛书的文化意象及其数字化演绎,十三朝古都洛阳的遗址分布与现代城市发展格局清晰交融、跃然眼前,巧妙地将古都的千年文脉与当代城市的生长肌理有机串联,充分体现了规划对文化遗产空间分布的重要意义。
  面对“如何让文化遗产‘活’起来”这一核心议题,展馆工作人员向队员们详细介绍了洛阳市探索的文化遗产保护及协同传承路径。他结合展板示意图解释道:“规划馆正在着力构建‘三维协同’机制。顶层对接国土空间规划,为遗址区划出‘保护红线’;中层联合高校、研究机构,用数字技术复原历史场景、监控保护状况;基层发动社区力量,培育‘文保志愿者’,让居民成为身边的守护者。”工作人员还特别展示了展柜中的“汝阳刘毛笔”创新产品,生动阐释多元保护主体协同创新的成效。
  工作人员的讲解引发队员们的深入思考,实践队员在体验后感慨:“政府、高校、社区、商业等多方力量的协作,才是确保文化遗产真正‘活’下去、传下去的关键。

  图为实践团队在洛阳规划展示馆合影
  通过此次实地调研,郑州大学学子对洛阳以规划为引领、多方协作守护古都文脉的实践模式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下一步,团队将系统梳理在规划展示馆的调研成果,特别是关于文化遗产协同传承的机制与典型案例,最终形成相关建议,为洛阳市文化遗产的可持续保护与传承贡献青年智慧。
(供稿 沙丛 朱璨仓)
 
社会实践活动推荐
  • 传承马家窑文化,赋能文创产业
  • 西安交通大学“陶纹华彩”社会实践团队深入甘肃临洮,将古老的马家窑文化与现代文创设计相结合,探索文化遗产传承的新路径。他们
  • 2025-08-17
    阅读
    扫一扫 分享悦读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