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郑州大学“循迹龙门”社会实践队走进河南省洛阳市三彩艺术博物馆,开展为期一周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此行旨在通过深度调研,深入了解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唐三彩的发展现状,探索多方力量协同保护与文化遗产活化的有效路径,为助力洛阳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坚定文化自信贡献青春力量。

图为工作人员向实践队员讲解唐三彩发展现状
步入博物馆,实践队员们在文物展览区驻足观看。在聚光灯下,一件传统的唐三彩马格外夺目,其通体红润,釉色饱满,在光线映衬下流光溢彩,尽显大唐气象的华美与生动。环顾四周,不同时代的陶瓷展品尽显釉色技术的成熟,从汉代铅釉陶的深沉绿意,到宋瓷青白釉的温润如玉,再到明清彩瓷的斑斓绚丽,古老技艺与当代创新在此交汇,默默诉说着传承与发展的故事。

图为实践队员参观唐三彩展品
随后,实践队员们带着对“协同传承”的思考,与博物馆工作人员展开深入交流。当被问及当前传承面临的主要挑战和应对之策时,这位工作人员坦言:“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活化,远非一家机构能独立承担。”她详细介绍博物馆正在探索的“协同机制”——积极联动政府部门获取政策支持,引入高校研究力量攻克技术难关,携手企业资源搭建市场推广平台,并呼吁社会群体积极关注参与。此外,她还特别以标志性的“流霞”技法为例,指出釉色在窑火中自然交融变幻的独特美感,正如同多方协作产生的创新活力。
工作人员的讲解引发队员们的共鸣和思考。实践队员表示:“文化自信不仅源于辉煌历史,更在于当下如何让传统‘活’起来。唐三彩在当代的创新发展,是多方智慧与力量协同的结果。作为青年学子,应该贡献自己的思考和行动。”

图为实践团队在洛阳三彩艺术博物馆合影
通过实地调研,郑州大学学子不仅加深了对唐三彩艺术价值的理解,更切身感受到协同合作在文化遗产传承中的核心作用。未来,团队将继续利用专业知识为文化遗产保护注入青春力量,推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走得更远。
(供稿 沙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