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西安交通大学“陶纹华彩”社会实践团队奔赴甘肃省临洮县,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交流与实践活动。此行的主要目的是基于先前相关调研,将古老的马家窑文化与现代文创设计相结合,探索文化遗产传承的新路径。实践活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其文创设计理念更是获得了临洮县博物馆的认可与采纳。
实践活动:对话马家窑文化,共创未来 在甘肃省彩陶文化博物馆,实践队员与王勇主任进行了深入交流,详细介绍了他们以马家窑文化为灵感设计的文创产品。此外,团队成员还前往马家窑村,向村党支部书记丁书记展示了他们的文创作品。

(实践队员向甘肃省彩陶文化博物馆王勇主任介绍马家窑彩陶文创。范凯妮摄)

(实践队员向马家窑村党支部书记丁书记介绍文创。范凯妮摄)
王勇主任对实践队员的创意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表示,文创产品是博物馆与公众连接的重要桥梁,这些设计巧妙地将古老纹饰与现代生活用品相结合,让马家窑文化以一种更加生动、有趣的方式被大众所接受。这种创新模式不仅有助于文化的传播,也为博物馆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丁书记也对这些文创产品表示了赞赏,认为这为当地马家窑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这些交流活动不仅展示了实践成果,也为未来的合作奠定了基础。通过与当地文化机构和社区的紧密合作,实践小队得以更深刻地理解马家窑文化的精髓,并将其融入到设计之中。
文创产品:当古老图腾“活”起来 此次实践活动的亮点在于一系列独具匠心的文创产品。这些产品以马家窑彩陶上的经典纹饰为蓝本,通过创新设计,让沉睡千年的文化图腾焕发出了新的生命力。
“绵绵”系列冰箱贴:这款冰箱贴的设计参考了马家窑类型人面纹颈部。文创名为“绵绵”,取“面面”(人面的面)的谐音,也寓意着马家窑文化绵延不绝。


马家窑彩陶纹样伞:设计灵感来源于马家窑彩陶纹样的对称性结构特征,将古老的彩陶纹样置于伞面之上,为街道增添一抹不一样的色彩。


水波纹手机支架与手账胶带:团队将马家窑文化中的水波纹纹饰运用到手机支架设计上;将多种马家窑文物纹饰融入到手账胶带中。


钻石画:团队还设计了一款以马家窑彩陶为主题的钻石画,让人们在亲手制作的过程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这些文创产品不仅是文化的载体,更是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桥梁。临洮县博物馆对这些设计理念表示高度认可并已采纳,这标志着年轻一代的创新力量正在为传统文化的活化与传承注入新动能。
数字化传承:创建“陶纹华彩”网站 为了进一步扩大马家窑文化的影响力,实践队员还搭建了一个名为“陶纹华彩”的网站。该网站不仅作为此次实践活动的成果展示平台,更是一个集文化、教育和互动为一体的数字空间。网站设有“文化探源”、“纹样图鉴”、“三维展厅”、“媒体聚焦”和“传承创新”等多个板块。访问者可以深入了解马家窑文化的起源与发展,欣赏详细的纹饰图样,甚至通过三维技术“亲临”虚拟展厅,沉浸式体验马家窑彩陶的艺术魅力。
这次实践活动不仅是一次成功的文化之旅,更是一次关于如何让古老文化在现代社会中“活”起来的深刻探索。通过与地方机构的合作和数字平台的搭建,这些富有创意的文创产品和文化内容将有望走进更多人的生活,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马家窑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