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走进欧洲产业城——生态文明的“绿色实践”

    发布时间:2025-08-02 阅读:
    来源:成都大学临床医学院

        7月1日,欧阳亿康、邹奇、杨欣锐、桂利辉、张磊、李涵宇、王灿、王思澄等人走进成都市青白江区欧洲产业城,开展以“生态文明守护”为主题的实践活动,深入探寻工业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共生之道,亲历一场绿色发展的生动实践。

图为团队成员合影。邹奇供图


        步入欧洲产业城,映入眼帘的是整齐划一的标准化厂房与郁郁葱葱的绿植相得益彰,道路洁净无尘,空气清新,丝毫没有传统工业园区常见的灰尘与刺鼻气味。据产业城管委会负责人介绍,这里曾是传统工业聚集区,自2017年重新规划建设以来,始终将“生态优先”理念融入顶层设计,将绿色发展基因深植于产业城的每一寸土地。规划之初,园区严格划分生产区、生活区与生态缓冲带,保留原有生态水系和绿地,采用“海绵城市”理念设计排水系统,实现雨水自然渗透与净化,为绿色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图为团队成员在园区内公园合影。邹奇供图


        在产业发展中,欧洲产业城对入驻企业设定了严格的环保准入门槛,坚决杜绝高污染、高能耗产业。如何确保众多企业入驻后环境不受影响?参观团在工作人员引导下,来到智慧环境监测平台。大屏幕上,空气质量指数、水质监测数据及重点企业排放指标实时更新。园区通过接入企业环保设备数据,构建智能监控体系,一旦发现异常,系统立即预警,相关部门与企业可迅速响应。此外,园区配套建设的日处理能力达5万吨的工业污水处理厂,采用先进工艺,出水水质达到地表水Ⅳ类标准,部分指标甚至优于饮用水源要求,确保“零直排污水”。垃圾处理同样高效,推行“分类投放—智能转运—循环利用”模式,工业固废实现资源化再利用,危险废物全封闭运输至指定处置中心,建筑垃圾经处理后用于园区道路基层铺设,最大程度减少环境负担。

图为园区内各类配套设施。邹奇供图


        参观团还走进一家智能制造企业,车间内低能耗电机与余热回收系统高效运转,屋顶光伏板为部分设备供电。企业负责人介绍,入驻时,产业城不仅考察技术实力,更严格审核环保方案,并定期组织环保培训,协助企业优化生产工艺,降低污染物排放。依托政策引导、技术支持与资金补贴,产业城激励企业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形成“政府监管+企业自治+技术赋能”的绿色发展闭环。

        此次参观让大家深刻感受到,工业发展与生态保护并非对立矛盾。欧洲产业城以科学规划、精细管理与技术创新,实现了“生产更高效、环境更优美”的双赢局面。这里正以绿色发展的强劲脉动,书写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和谐共生的新篇章,为全国其他地区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宝贵经验。

社会实践活动推荐
    阅读
    扫一扫 分享悦读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