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踏乡土寻初心,携赤忱向祖国——辽宁师范大学海华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发布时间:2025-08-02 阅读:
    来源:辽宁师范大学海华学院“少年志·乡土情”实践团
为传承红色基因、厚植家国情怀,让更多人尤其是青年一代深刻理解爱国主义精神内涵、汲取奋进力量的初心,由学生李子豪带队,学生王倩茹、史心怡、战昀嘉、石雪松、赵雯婷、王欣桐、姜佳绘共同组成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团队——“少年志·乡土情实践团”。成员们前往东北解放纪念碑、中共满洲省委旧址纪念馆及抚顺市雷锋纪念馆。通过红色故事宣讲、历史足迹探寻、爱国主题互动等丰富活动,把爱国主义的种子播撒在广袤大地,让滚烫的家国情怀在实践中生根发芽。

首站在东北解放纪念碑前,进行了动员仪式。第二站走进中共满洲省委旧址纪念馆,通过观看泛黄的老照片、锈迹斑斑的旧物件,深入了解了那段风雨兼程的岁月和英雄人物事迹。在参观过程中,讲解员指尖划过一张张历史图景,每一个细节都在诉说着“国家”二字背后的担当与奉献。这一刻他们忽然明白,爱国从不是遥远的叙事,它是先辈用热血书写的答卷,是今人用行动续写的篇章——而他们脚下的路,正是传承这份精神的开始。

实践团成员们来到抚顺市雷锋纪念馆,他们精心准备了红色小风车、“祖国我爱你”小手环以及精美的小挂件进行分发,这份互动远比他们预想的更有力量。他们不仅是礼物的传递者,更是被孩子们的纯真所感染的学习者—孩子们眼中对历史故事的好奇、对“英雄”二字的崇敬,让他们真切感受到红色种子正在悄然播撒。原来爱国主义教育从不是单向的输出,而是在这样的双向奔赴中,让他们更加确信:坚守初心、传递信念,本身就是最有意义的收获。

成员们在“雷锋叔叔,我想对您说”板子前,用贺卡写下了如何传递雷锋精神并粘贴上去,这一行动既是沟通的桥梁也是精神的传承。他们明白,爱国从不是宏大的口号,而是像雷锋那样,在平凡中坚守初心,在点滴中践行使命。带着这份觉悟,他们愿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把三下乡的所学所悟融入日常,让青春在为祖国、为人民的奉献中绽放光彩。

这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就像是一把钥匙,让他们打开了理解家国情怀的新窗口,虽已落下帷幕,但他们的责任与使命却永远在路上。成员们深知脚下的每寸土地都承载着历史,身边的每个人都在续写着故事,而他们,正是这故事里要用力发光的一笔。在今后的日子里,少年志·乡土情实践团成员们将始终把个人成长与时代同频,让理想在报国之行中绽放光芒!相信在未来,红色文化将在这片土地上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
社会实践活动推荐
    阅读
    扫一扫 分享悦读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