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2025年暑期,19名东林学子通过“4+8”阶梯式的多样化教学内容为青少年带来创新科普教育。7月20日,以“青春科普力行,赋能乡村振兴”为主题的4天集中科普课堂在哈尔滨市东北林业大学校内完美落幕,以实际行动响应教育强国战略。
创新课程设计:科艺融合激发探索热情 团队首创“4+8“阶梯式科学素养培养体系。4天核心课程融合前沿科学与美育实践:如课程《神奇的生命密码DNA》,学生在绘画接力中锻炼合作意识与美学素养,创作“新生物”主题作品;《指纹的秘密》的课程设计则结合了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开展“指纹艺术画”创作同时,团队还联合国际基因工程机器大赛(iGEM)团队NEFU-China开设分子生物学趣味实验课,让小朋友们在互动中了解科学技术。
8周常态化课程联动多平台资源,每周团队都会进行校内研学活动:携手东林植物网联盟开展林场生态研学,帮助学生们学会辨认植物,理解植物的重要作用;小水滴公益课堂常态教学不断线,每周线下进行常态化教学活动;同时联合校内森林博物馆,为小朋友们讲解森林生态之美。
专业团队支撑:多维度赋能乡村教育
团队由19名本研学生组成,涵盖生物科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等专业,为科普教学提供多元视角。同时联动校内小水滴公益党支部、分子生物学研究生党支部等多个党支部,强化党建引领;联合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校友会招募学生,保障常态化课程落地;长达6个月精心打磨并通过三轮试讲优化,竭力保证课程质量......多维度着力、多方合力,共同确保了团队能够出品精品内容。

双向育人成效:青春力量服务国家战略
对于青少年而言,这些活动点燃了他们的科学兴趣,培育了他们的生态保护理念。对于团队成员来说,这不仅是一段能够和小朋友们相处的美好时光,更是一次将课堂从实验室搬到田野、将理论应用于实际的宝贵实践。同时,该项目也填补了优质科普资源缺口,以高校之力推动自然科普。
这个夏天,"小水滴"汇聚成河,以奉献之姿润泽祖国之芽。东林学子以专业所长,热切宣扬"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科普实践中,诠释新时代青年的使命担当。未来,团队将持续深耕自然科普教育,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青春动能!
责任编辑:韩易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