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从徽州灶台到预制包装:臭鳜鱼如何撬动徽菜预制化新赛道?

发布时间:2025-07-16 阅读: 一键复制网址
  七月徽州,暑气渐浓。2025年7月13日,合肥工业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踏梦食安,振兴乡里”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走进徽和天下食品有限公司,围绕“传统徽菜现代化转型”展开调研,在与企业负责人的深度座谈中,探寻臭鳜鱼等经典徽味在预制菜浪潮中的传承与创新密码。

  一、徽菜底色:从山珍干货里走出的风味哲学
  臭鳜鱼,作为徽菜的标志性菜品,历史可追溯至200多年前。相传,沿江鱼贩将长江鳜鱼用木桶运往徽州山区,为保鲜采用特殊处理,虽表皮散发异味,但烹饪后鲜香无比,深受当地人喜爱,逐渐成为徽菜名肴。这道菜以其独特的“似臭非臭”发酵气味、紧实鲜嫩的蒜瓣状肉质闻名,历经岁月,屡获各类烹饪赛事金奖,成为徽菜的“金字招牌”。
  “徽菜的根,扎在黄山的山林与古宅里。”在徽和天下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向实践团队展示着传统发酵的臭鳜鱼样品。他介绍,徽菜两大支柱——山珍干货与发酵工艺,既源于徽州“七山一水一分田”的地理环境,也藏着先民的生存智慧:“过去没有保鲜条件,就用盐腌、发酵延长食材寿命,反倒成就了臭鳜鱼、臭豆腐这样的独特风味。”
  团队注意到,企业展厅里陈列的产品延续着这份传统:五成干的腊味保留着食物特有的风香,预制臭鳜鱼的配料表上只有鳜鱼、盐和天然香料。“我们追求净化标签,最好配料表只含三样东西:原材料、盐、糖。”
  图1团队与徽和天下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合影
  负责人的话让队员们陷入思考——在添加剂泛滥的当下,这种“做减法”的坚守如何与工业化生产平衡?

  二、产业破题:标准化生产中的“守味”之战
  企业负责人坦言,当下预制臭鳜鱼产品的窘迫现状在于产量低、成本高、口味创新乏力不足以迎合年轻一代,因而对臭鳜鱼预制菜未来的发展表现出一定担忧,但很快在习总书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发言中找寻到了产业破题方向。“对做食品的来说,‘初心’不就是守住食物的本味吗?鱼得有鱼味,肉得有肉味,这才是徽菜的根。”
  在他看来,“不忘初心”落实到臭鳜鱼预制菜上,就是三桩必须守住的底线:守本味:坚决不用增香剂、保水剂,让鳜鱼的鲜味来自自然发酵,肉质的紧实源于食材本身;守工艺:发酵用的盐必须是徽州井盐,挑选的鳜鱼得是鲜活现杀,这些老规矩看似增加成本,却是风味的“密码”;守健康:面对市场上“增重提色”的歪路,企业宁肯低产高价,也要让产品配料表干干净净。
  “味道创新不是丢本味,是在坚守的基础上做减法。”负责人举例,他们新推出的“轻盐版”预制臭鳜鱼,减少盐量却保留发酵精髓,就是为了适应年轻人口味。这次谈话让队员们明白,臭鳜鱼预制菜的破题之路,或许不在于盲目迎合,而在于以“守本味”为锚点,在传统与创新间找到平衡——这才是产业突围的底气。
  图2团队与企业负责人谈话
  从徽州灶台到预制包装,臭鳜鱼的蜕变折射出传统美食的现代化突围。随着冷链物流升级和消费习惯改变,这道带着“乡土气息”的特色菜,正以标准化、品牌化的姿态,在预制菜赛道上书写着徽味传奇。正如业内人士所言:“守住风味的根,才能走好创新的路——这或许就是臭鳜鱼给中国特色预制菜的启示。”
作者:孙意雯 雷学斯 来源:合肥工业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从徽州灶台到预制包装:臭鳜鱼如何撬动徽菜预制化新赛道?
  • 苏城学子三下乡:东山茶野探吴茗,品牌创新共新生
  • 聚焦非遗传承与数字经济:苏州城市学院茗探吴韵实践团赋能东山茶厂
  • 青春赋能茶香路:苏州城市学院茗探吴韵实践团助力东山茶产业发展
  • 乘智慧医疗之浪,启健康中国新航
  • 乘智慧医疗之浪,启健康中国新航
  • 2025年7月5日至7月10日,苏州大学苏州医学院“影像新声代,研学科普进行时”实践团深入附一院放射科、超声科、核医学科、介入科四个影
  • 07-16
  • “筑”梦再生|砖瓦再生遇电网智慧
  • “筑”梦再生|砖瓦再生遇电网智慧
  • 7月4日,上海电力大学暑期社会实践队“筑”梦再生实践队赴国家电网上海经济技术研究院开展专题调研座谈,围绕电力工程中的建筑垃圾回收
  • 07-16
  • AI 赋能教学辅助,开启个性化学习新篇章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