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市吴起县是中央红军长征胜利的落脚点,同时也是全国退耕还林先进县。8月6日至8月9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赴延安市吴起县生态保护暑期社会实践团,前往吴起县林业局,与相关工作人员深入交流,了解当地实施退耕还林的主要举措。
“绿意还耕,生态和鸣”志愿队实地参观退耕还林展览馆
在为期十天的实地考察中,志愿小队深入退耕现地,与当地工作人员和农民进行面对面交流,详细了解吴起县退耕还林的具体做法。
在参观退耕还林展览馆期间,团队成员认真聆听讲解员的介绍,全面了解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过程与主要措施。据悉,退耕还林工程主要有以下做法:
其一,“封、改、退、还、建”成为吴起县退耕还林的五字法宝。具体而言,封山禁牧,严格限制放牧活动,全力保护植被;改放牧为舍饲,转变传统放牧方式,实行圈养。将低产坡地全部退耕,不再用于农业生产;把退耕地和荒山荒坡进行还林还草,恢复自然植被;建设高标准农田,切实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其二,持之以恒,综合施策,统筹推进以保质量。吴起县在退耕还林工程上持续发力,从领导干部到普通农户都积极参与其中,确保政策的持续性和有效性。
其三,注重生态与经济并重。在实施退耕还林的同时积极转型,改革创新。科学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扎实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多渠道增进民生福祉。例如建立苗木综合集散地。
其四,规模化发展。形成了“一户带多户、多户带一村、一村联多村、多村成基地”的规模化发展格局,有效拓宽了农民的致富途径。
其五,严格执行禁牧政策。吴起县实施了最为严格的禁牧政策,以确保退耕还林的成效。
吴起县林业局工作人员为志愿队成员讲解退耕还林的具体做法
经过二十多年的不懈努力,吴起县始终坚持“退耕还林(草)、封山育林、个体承包、以粮代赈”政策不动摇,大力弘扬延安精神、长征精神,坚持践行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吴起人民以愚公移山的精神创造了生态修复的奇迹。目前,吴起县累计完成退耕还林245.99万亩,走出了一条在修复生态中发展经济、在发展经济中修复生态的良性循环之路,成为全国退耕还林的一面旗帜。
吴起县退耕还林成效
在实地考察中,队员们目之所及,皆是层层叠叠的翠绿。生态环境得到显著改善,野生动物种类和数量明显增加,黑鹳、豹猫、鸳鸯等越来越多的“精灵”悄然归来,选择在此安家栖息、繁衍后代。
志愿队成员在此次考察活动中,亲眼见证了退耕还林工程为当地带来的巨变,深刻体会到了吴起县作为示范县的成功经验。因地制宜的科学规划、矢志不渝的坚守精神、以民为本的创新举措,这些宝贵的经验如同一盏盏明灯,照亮了生态发展的道路。此次考察将激励志愿队成员在未来的生态保护事业中更加坚定地前行,为守护我们的绿色家园贡献更多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