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知艾学艾共防艾,厚积薄发再出发

发布时间:2024-08-20 关注: 一键复制网址
中国青年网十堰8月16日电本着实践和理论相结合的道理,2024年6月12日,湖北医药学院“防艾于未然”暑期社会实践队决定前往十堰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展开有关艾滋病知识的理论学习。此次活动为实践队暑期社会实践的第一站,旨在通过专业人员的指导学习让学生们对防艾工作有更深入的了解并培养他们的防艾意识,为以后宣传防艾于未然的工作打好基础。
活动当天上午9点,十位“防艾于未然”暑期社会实践队的成员在短暂的寒暄后于湖北医药学院上海路大门处站牌乘车,经过1个小时的跋涉到达疾控中心与指导老师王小燕老师会合并与专业指导人员见面。
 
深入学习,增进防艾意识
 
十堰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前身是始建于1971年的十堰市卫生防疫站,建设有艾滋病确证实验室并收集了数十年来十堰市市及其周边各县的艾滋病数据,同时在教学防艾控艾方面疾控中心的专家们也有足够的经验与信心给实践队的学生们提供宝贵一课。
也因此王小燕老师在选择此处作为暑期实践的第一站,希望此行能学生对艾滋病防治工作有更深刻的认识。
 
图为工作人员带领实践队参观疾控中心, 马骏雅 供图
此次活动以专业人员带领实践队成员们进行理论学习为主,通过ppt.老师一对一讲解的形式带领他们深入学习了艾滋病知识,包括艾滋病的传播途径、防治策略以及社会影响等方面,,传播途径方面专业老师向队员们重点强调了包括性接触、血液传播、母婴传播,伤口渗出液、脑脊液、唾液、眼泪、尿液等体液交换的行都有传播HIV的可能;而预防艾滋病最重要的就是洁身自好,拒绝毒品,珍爱生命,提倡无偿献血,避免不必要的输血和注射,万一遇到艾滋病一定要早发现早治疗,就近到暴露后预防处置的医疗机构(定点医院)做危险评估,最好在2—4小时使用暴露后预防药物(28天),最迟不能超过72小时(黄金期),同时要HIV抗体定期检测(0、1个月、2个月、3个月、6个月)。
在此期间队员们互动讨论,交流学习心得,还探讨了如何利用社交媒体和校园宣传活动为大众科普。他们认识到如何防艾,不仅仅只是他们这些相关从事人员所面临的问题,更是全社会共同思考的问题,而他们要做的便是成为连接防艾工作者与大众之间的桥梁。

图为疾控中心老师教导实践队防艾知识。马骏雅 供图
 深入了解,感悟防艾意义
 
为实践队讲解完防艾知识后,专业人员还特地为实践队放了一段由广西的防艾工作人员拍摄的短片《生命的断层》作为此次活动的。该片主要以青年艾滋病志愿服务者的视角讲述了他在志愿服务中见证到许多艾滋病患者得病后急转直下的人生,犹如生命出现了断层。队员们在与片中艾滋病患者悲惨遭遇共情的同时也认识到艾滋病患者中不乏误入歧途的人,他们所做的工作意义便在于警醒那些误入歧途的人们悬崖勒马仍来得及,为艾滋病患者们发声消除社会对他们的误解。
结尾之际专业人员告诉实践队市政府曾在站牌处特地为防艾工作投放有宣传牌,但现在由于经济发展的需要不得不被换成广告牌,而他们目前许多宣传工作也是类似如此受种种原因受阻,急需新的破局之法。实践队不曾想过原来他们宣传防艾的行动还有这么一层为社会打破宣传防艾僵局的特殊意义。
 
深入探讨,出谋划策寻方法
 
 打铁还需自身硬,在掌握如此多防艾知识后,实践队的队员们认为自己在结合了自身的学习与此次更深入的学习后已有了为大众科普的资本,指导老师王小燕老师也趁此机会引导实践队为未来防艾宣传的工作做好规划,分析可能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分享彼此在宣传防艾工作中的创新思路和有效方,再结合专业指导人员给出的建议实践队打算通过流行的短视频方式以及定期在社区、学校讲座的方式,提高身边及社会对艾滋病的关注度与支持度。实践队队员们经过此番探讨表示对此次实践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与认同感,也更有信心胜任未来的工作。(通讯员 邓汕武)
 
作者:邓汕武 来源:社会实践采访,问卷调查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知艾学艾共防艾,厚积薄发再出发
  • 长安大学学生郭欢龙暑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
  • 《探寻·红色事物之一的主要营救》北京“七七”事变
  • 武汉铁院学子用青春的脚步丈量祖国大地 沉浸式开展“行走的红色课堂”活动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