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挖掘地方文化底蕴,传承红色精神与非遗文化,7月2日上午,湘潭大学机械工程与力学学院赴响塘镇暑期实践团走进湘潭市博物馆,开启了一场意义深远的文化探寻之旅。博物馆内浓厚的历史氛围与丰富的文化展品,为团队成员们打开了一扇了解湘潭文化的大门。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领航”主题雕塑前合影)
调研团队首先来到 “中国共产党湘潭历史陈列” 区域。一进入该区域,一股厚重的历史气息便扑面而来。在“领航”主题雕塑前,革命先辈铜像巍峨矗立,无声诉说着湘潭红色历史的波澜壮阔。团队成员们纷纷驻足瞻仰,从先辈们的光辉事迹中感悟红色精神,深刻理解湘潭地方党史的厚重内涵,红色基因在年轻一代心中悄然传承,激励着团队成员在新时代担当起青年的责任与使命。

(图为响塘吴氏纸影戏表演戏台展品)
非遗展区里,响塘吴氏纸影戏相关展品格外引人注目。传统表演戏台古朴典雅,戏台的雕梁画栋虽历经岁月沧桑,却依然能看出当年的精美工艺。形态各异的纸影人偶有序陈列在展柜中,生动展现这一古老艺术的传承轨迹。团队成员们围在展柜前,仔细观察人偶的制作工艺,从纸张的选择到剪裁、绘画、装订,每一个步骤都凝聚着工匠的心血。团队成员还通过展区的多媒体设备,观看了响塘吴氏纸影戏的表演片段,感受其独特的表演形式。团队成员们相互交流探讨,深入了解响塘吴氏纸影戏数百年的传承历程,感受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与持久生命力,也更加意识到保护和传承非遗文化的重要性。

(图为团队成员参观纸影戏人偶展品)
参观过程中,成员们围绕红色文化传播、非遗创新发展等议题,结合专业知识进行了深入思考。在纸影戏展区,成员们跳出单纯的“看与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有人提出,可以运用现代科技,如机械辅助表演,设计出更加灵活的纸影人偶操控装置,让表演更加便捷和精彩;还有人认为,可以通过数字化手段记录传承工艺,建立纸影戏数据库,将其制作过程和表演视频进行数字化保存,为非遗注入新活力。在党史陈列区,团队成员们思索着如何以青年群体喜爱的方式讲好红色故事,有人建议制作红色主题的短视频、动漫等,让红色文化 “活”在当下,吸引更多青年了解和传承红色历史。
此次博物馆之行,是实践团暑期“三下乡”的重要开篇。团队成员在历史与文化的滋养中,既触摸到湘潭红色历史的温度,又领略了非遗技艺的精妙。后续,实践团将带着调研所得,奔赴湘潭市响塘镇,把文化感悟融入实践,通过开展红色文化宣讲、非遗体验活动等方式,助力乡村文化振兴,让红色与非遗文化在新时代绽放更亮光彩,以青春行动书写文化传承发展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