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叶草红岩精神学习教育团赴彭咏梧馆开展红色云旅游调研——探索数字传承 赓续红岩精神
为深入探索红色文化资源数字化保护与创新传播的有效模式,重庆幼儿师专儿童早期发展学院“四叶草”红岩精神学习教育团开展了线上线下一体化的调研活动。于7月6日前往位于云阳县红狮镇的彭咏梧纪念馆,就该馆数字化建设现状与红色“云旅游”发展潜力进行了深入考察与分析。
一、实地溯源:感悟革命英烈的忠诚与担当
云阳县红狮镇,是革命烈士彭咏梧出生和早年战斗过的地方,实践团成员怀着崇敬之情走进彭咏梧纪念馆,深刻体会到,纪念馆的核心价值在于引导参观者切身感悟以‘坚如磐石的理想信念、和衷共济的爱国情怀、不折不挠的凛然斗志、坚贞不屈的浩然正气’为核心的红岩精神,从彭咏梧同志作为中共地下党川东游击纵队政委所展现的崇高信仰中汲取精神养分,锤炼自身思想素质,熔铸深厚的革命文化根基。纪念馆通过历史图片、文物实物、文献档案、场景复原及艺术创作等载体,系统再现了烈士从投笔从戎参加革命,再到潜伏重庆领导学生运动和地下斗争,直至在川东武装起义中壮烈牺牲的光辉一生。在参观过程中,成员们重点考察了纪念馆现有的数字化设施应用。据了解,纪念馆已配置基础性数字化设施设备,如电子显示屏、多媒体影片播放等,部分复刻场景融入了声光电技术。这些技术手段有效辅助了叙事,特别是生动再现了以彭咏梧、江竹筠夫妇为代表的革命者在国统区复杂艰险环境下开展斗争的真实场景,深刻感受到红岩精神所蕴含的巨大感召力。
二、数字赋能:解锁红色传承的创新动力
调研核心围绕“如何利用数字技术深挖红岩精神内涵,赋能红色文化在数字时代的传承与创新”展开。实践团成员结合线上获取的纪念馆资料及实地考察情况,与馆方工作人员就数字化转型路径展开了交流研讨。在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需求的驱动下,红色资源的数字化不仅是保存历史的必然选择,更是突破时空限制、提升教育效能、吸引年轻群体的关键引擎。实践团分享了当前红色“云旅游”的典型案例与技术趋势。成员们指出,彭咏梧纪念馆承载着独特的红岩精神符号价值和川东革命斗争历史,其资源内涵展现的革命情怀、革命伉俪的情感故事等具有深厚的情感穿透力。
三、实践对话:共促智慧红旅的服务升级
调研期间,实践团成员亦对工作人员进行了访谈。工作人员讲到:“数字技术在纪念馆的应用,首要目标应是放大内容的精神价值,例如提供清晰流畅的线上预约、详实多语种的导览信息、生动的线上故事讲述。同时,有效减轻减轻日常管理和讲解压力,通过智能智慧技术让有限的人力聚焦于更高价值的服务与互动。”这强调了数字化建设需以用户体验和运营效率为双核驱动。实践团深刻认识到,充分挖掘彭咏梧纪念馆这一重要红色阵地的数字化潜力,不仅能有效保护和传播珍贵的红岩精神史料,更能创新其表现形式与传承载体。通过科技赋能,将极大丰富红色文化资源的内涵,使彭咏梧烈士的感人事迹与崇高的红岩精神突破地域限制,触达更广泛人群,尤其对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发挥长效作用,并助力云阳红狮打造具有辨识度和吸引力的“红色文旅”目的地。
作者:刘艳菲 来源:刘艳菲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青春与童真相遇
- 2025年7月1日,长丰县实验小学联合安徽师范大学体育学院赴合肥市长丰县实验小学“阳光体育”爱心夏令营本科生暑期实践团队隆重举行202
- 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