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安徽中医药大学“杏林乡音”文艺实践团三下乡活动 ——文艺赋能乡村振兴 青春践行时代担当

发布时间:2025-07-07 阅读: 一键复制网址

  6月29日至7月1日,安徽中医药大学“杏林乡音”文艺实践团赴亳州市古井镇开展为期三天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实践团怀揣着服务乡村、助力振兴的热忱,以文艺表演为纽带,以爱心支教为桥梁,以红色资源调研为契机,为古井镇注入了青春活力。为当地村民送去温暖与欢乐,奏响了乡村文化振兴的动人乐章,展现新时代青年学子服务基层的使命担当。

  文艺汇演进乡村,唱响振兴“好声音”

  活动首日,一场精彩纷呈的文艺汇演在古井镇药王村拉开帷幕。演出以一首经典歌曲《海阔天空》开场,点燃了现场气氛,带领人们仿佛回到了那个理想热血沸腾的年代,吸引了众多村民驻足观看。实践团成员们多才多艺,将歌曲、器乐演奏、戏曲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搬上舞台。器乐演奏《战马奔腾》,二胡以弦为枪,以弓作鞭,用疾风骤雨般的旋律,再现了革命年代战马嘶鸣、将士冲锋的壮烈画卷;合唱《这世界那么多年人》温暖治愈,旋律优美动人,书写回忆青春的故事;戏曲《女驸马》选段韵味十足,演员们扮相精美、唱腔婉转,引得台下观众掌声不断、喝彩连连。这场文艺盛宴不仅为村民们带来了高质量的文化体验,更活跃了乡村文化氛围,满足了基层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实现了城乡文化共享。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古井镇药王村进行慰问演出。姚皓宇摄

  爱心支教护成长,中医药文化润童心

  活动次日,实践团在古井镇小学及后老家村进行文艺表演。除此之外,实践团的爱心支教活动也在古井镇小学如火如荼地展开。成员们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为孩子们带来了别开生面的中医艾灸科普课程。课堂上,他们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向孩子们介绍艾灸的保健穴位功效和注意事项,展示了中医药文化的独特魅力。此外,急救知识教学也是支教活动的重要内容。实践团成员通过现场示范的方式,教孩子们学习心肺复苏的急救技能,提高孩子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这些课程不仅拓宽了孩子们的知识面,更为他们带来了教育关爱,在孩子们心中播下了知识的种子。​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古井镇小学为孩子们进行艾灸教学。姚皓宇摄

  红色调研访初心,青春足迹印热土

  活动期间,实践团成员参观了当地的皖北烈士陵园和皖北革命烈士纪念馆,踏入皖北烈士陵园,苍松翠柏掩映下的纪念碑巍然矗立。党旗高悬,金黄的镰刀锤头熠熠生辉。实践团成员肃立于鲜红的党旗前,右手握拳高举过肩铿锵有力的宣读入党誓词。跟随讲解员走进纪念馆,玻璃展柜中泛黄的战地家书、锈迹斑斑的军用水壶静静陈列。通过这些珍贵的历史文物和详实的文字资料,实践团的成员们深刻感受到了革命先辈们的英勇无畏和无私奉献精神。这些宝贵的红色资源将成为实践团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传承红色基因的生动教材。

  图为实践团成员参观皖北革命烈士纪念馆。姚皓宇摄

  此次三下乡活动,对于实践团的成员们来说,是一次意义非凡的成长之旅。实践团成员以文艺为媒,以专业为基,在服务乡村振兴中书写青春答卷。他们走出校园、深入基层,在与村民的交流互动中,真切了解到乡村发展的现状和需求,培养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在组织文艺表演、开展支教活动和进行红色调研的过程中,成员们的组织协调、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得到了充分锻炼。同时,他们也将自己的知识和才艺传递给了乡村群众,实现了自我价值的提升。

  图为实践团成员合影留念。姚皓宇摄

  安徽中医药大学“杏林乡音”文艺实践团的三下乡活动,为古井镇带来了丰富的文化资源和教育关爱,为乡村文化振兴贡献了青春力量。未来,实践团将继续秉承服务社会、奉献青春的宗旨,推动更多青年走进基层,开展更多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用实际行动诠释当代青年学生的社会责任与艺术才华,为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和城乡文化的共同繁荣不懈奋斗。让中医药文化之花开遍乡野,让青春之歌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嘹亮回响。

作者:徐雨荷 来源:多彩大学生网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万灵探秘第五弹——三下乡“变形记”:大学生白天当“清洁工”,晚上做“主播”
  • 招生迎希望,开班启新篇——领梦者未来在渣坪
  • “领梦者·未来”整装待发 情暖渣坪筑梦乡村课堂
  • 青衿赋能淮畔振兴,就业破困乡村实践——安理学子深入淮南沉陷区探寻就业振兴新路径
  • 沙绘红岩魂,旗帜扬心间|红岩火种·青渡三江队三下乡Day5纪实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