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2025年暑期“三下乡”专题】聆听"两弹一星"故事,传承科技报国精神——巢湖学院"颖火相传"实践团走访参试老兵为深入了解我国国防科技发展历程,传承"两弹一星"精神,7月9日,巢湖学院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颖火相传"红色文化传承实践团购买了不少米面粮油,专程走访慰问曾参与"两弹一星"工程的老兵王卫国,聆听他在戈壁滩上的奋斗故事,感悟科技报国的初心使命。
戈壁铸剑:见证"两弹一星"光辉历程1964年参军入伍的王老,被分配到国防科工委某部,从此与"两弹一星"事业结下不解之缘。在甘肃张掖和内蒙古额济纳旗的茫茫戈壁中,他和战友们克服极端恶劣的自然环境,参与建设了东风基地和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王老指着泛黄的老照片说,"最难忘的是1966年两弹结合试验,我们在零下30多度的严寒中连续作业了72小时。”实践团成员们屏息聆听,仿佛穿越时空看到了当年科研人员在戈壁滩上挥汗如雨的场景。
科技报国:用青春书写强国篇章从参与建设机库、飞机场到发射阵地,从原子弹到氢弹研发,再到东方红卫星发射,王老如数家珍地讲述着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最骄傲的是1970年亲眼目睹东方红一号升空,那一刻所有的苦都值了!"说到这里,老人眼中闪烁着泪光。
精神传承:新时代青年的使命担当访谈最后,王老勉励同学们:"你们现在条件好了,更要珍惜学习机会。国家需要你们用新技术传承老传统,让'两弹一星'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新光芒。"团队成员汪同学表示,"听到王老讲述用生命丈量戈壁的往事,我更加明确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
此次走访不仅是一次历史寻访,更是一场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团将以此次访谈为契机,促进"红色科技史"系列宣传,用专业特长传承红色基因,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