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湖学院“颍火相传”访问颍上抗战展馆
【“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2025年暑假“三下乡”专题】青春寻访红色足迹,科技传承革命星火——巢湖学院“颖火相传”实践团赴颍上县开展红色文化传承实践
为引领青年学子在红色沃土中筑牢信仰之基,在实践淬炼中汲取奋进力量,7月8日,巢湖学院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颖火相传”红色文化传承实践团奔赴颍上县和平广场革命烈士纪念馆,开展以“沉浸式学党史,科技赋能传薪火”为主题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以脚步丈量革命热土,用专业点亮红色基因。
溯源星火:在“颍上暗夜”中触摸信仰之光
步入“颍上暗夜、追寻真理”展厅,五四风云激荡眼前。团队成员凝视着“还我青岛”的历史图景,深切感受颍上青年学子在民族危亡之际的呐喊。1925年进步学生李继先创办《颍上青年》传播革命火种,因刊物遭禁而从容就义的事迹,令队员们肃然起敬。李继先与进步刊物的故事在展馆中代代相传,使得沉默的史料成为可感可触的英雄故事。
曙光初现:于武装烽烟里见证觉醒之路
当来到“坚持斗争、颍上曙光”展区,实践团成员们仿佛见到了土地革命时期颍上党组织的星火燎原之路。黄家坝暴动的号角犹在耳畔,苏调年、黄子珍、曹鼎等烈士在武装斗争中展现的坚定信念与无畏牺牲精神,深深烙印在队员心中。暴动路线的动态地图,重现烽火岁月,让历史斗争的地理轨迹更直观地加深了青年记忆。
解放丰碑:以血肉之躯铸就新生序章
进入“鏖战颍城、解放风云”展厅,入目是1948年颍上攻坚战的壮烈图景——云梯攀城、独轮车支前、伤员紧攥步枪的目光……一本1949年战地日记,记载了战士李长友身中数弹仍冲锋不止,直至红旗插上城头。328名烈士为颍上解放献出生命。实践团见到这珍贵史料,如身临其境,为革命先辈的壮烈牺牲而心痛。作为年轻一代,也感受到了先辈们的铁血荣光。
新生奋进:从峥嵘岁月到时代先锋
1958年万人修渠、1975年王秀英带领村民改造盐碱地、“蚂蚁啃骨头”造农机……新时代英雄同样闪耀:勇斗歹徒牺牲的姚仁权,2020年淮河抗洪中挺身而出的军民志愿者。纪念馆的一幕幕鲜活的地方红色教材,再现了坎坷的峥嵘岁月,让实践团成员不由肃然起敬。
科技赋能记忆,青春对话历史。
此次红色寻根之旅,不仅是一次深刻的精神洗礼,更是一场科技与人文的融合实践。“颖火相传”团队以计算机专业为笔,在革命史册上续写数字传承新篇。青年学子在触摸历史脉络中坚定了“强国有我”的使命担当,誓将红色基因融入创新血脉,以青春智慧助力红色文化在数字时代焕发永恒光芒,为中国式现代化征程贡献坚实的青春力量。
三下乡推荐
- 巢湖学院“颍火相传”访问颍上抗战展馆
- 【“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2025年暑假“三下乡”专题】青春寻访红色足迹,科技传承革命星火—&
- 2025-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