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2025年7月31日,阴雨初霁的合肥,尽管安徽省图书馆主体建筑部分区域仍被维护脚手架包围,馆内却涌动着一股热烈而深沉的学习浪潮。记者朱家伟在馆内采访发现,一场以“深耕八皖沃土,云聚红迹铸新篇”为核心理念,旨在将文化资源向基层延伸的主题阅读活动正在此处如火如荼地进行。此次活动特别聚焦红色经典文献的深度阅读与感悟分享,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对经典名著《红星照耀中国》的研读环节。
事件背景
为响应国家关于文化赋能乡村振兴、推进全民阅读深入基层的号召,安徽省图书馆巧妙利用暑期人流高峰及自身丰富的馆藏资源,策划组织了本次主题阅读活动。“深耕八皖沃土”意指立足安徽本土,挖掘文化资源,滋养群众精神;“云聚红迹铸新篇”则强调通过线上线下的联动,汇聚散落于历史长河的红色印记(红迹),探索文化传承的新模式、新路径,使之焕发时代生机。
事件经过
场景一:修缮中的宁静与活力,记者朱家伟首先注意到,尽管图书馆外立面正在进行必要的修缮维护,彰显着对知识殿堂的“深耕”与爱护,但馆内秩序井然,服务不间断。门口右侧的大型展板预告着下个月丰富的“百姓讲堂”活动,体现了图书馆持续服务公众的承诺,与“云聚”文化资源的理念相通。

场景二:活动的核心环节设在安静的阅览区一角。记者朱家伟见证了他们对红色经典的沉浸式阅读。桌上静静躺着一本《红星照耀中国》。阅读书中描述“红军小鬼”的片段:“他们只有十二岁左右,却严肃地告诉我‘红军为帮助穷人打仗’,‘红军打地主和白匪’。” 这段文字让记者深受触动,仿佛穿越时空,触摸到那段峥嵘岁月中赤诚的信仰和青春的热血。精装书籍旁点缀的红色陶瓷摆件,恰似这红色精神不灭的象征。朱家伟观察到,阅读者手指轻抚书页,神情专注而凝重,书中“红星”的光芒仿佛穿透纸背,照亮了他们年轻的脸庞。

场景三:在前往其他区域的路上,记者被一处角落吸引。一块黑色展架上,白色文字格外醒目:“咖啡苦?咖啡哪有读书苦!”。这略带自嘲却又充满力量的提示,精准地道出了求知路上的艰辛与坚守的乐趣。它紧邻着整洁的书桌,无声地强化着此次活动倡导的深度阅读、体悟精神的内涵,也巧妙回应了“深耕”需要付出的努力。

场景四:青年视角的参与 活动结束时,记者在出口处与志愿者活动海报合影,虽然活动已经结束,但对红色事迹仍旧难以忘怀并致以崇敬。记者感言: “今日省图之行,我看到的是对文化根基的精心‘深耕’,是鲜活‘红迹’的生动再现与当代青年的积极回响。图书馆巧妙将‘三下乡’精神内化,通过经典阅读这座‘津梁’,让红色基因在青年心中汇聚成流,这无疑是在铸就文化自信的‘新篇’。

结语
脚手架是省图暂时的外衣,而馆内流动的书香与思想的碰撞,才是她永恒的灵魂。在这场以阅读为犁、深耕八皖精神沃土,以经典为媒、云聚不朽红迹的活动中,安徽省图书馆成功地将历史的厚重转化为现实的养分,在青年心中悄然孕育着文化传承的崭新篇章。如同那本《红星照耀中国》所昭示的,信仰的力量,穿透时光,依旧指引着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