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西安工程大学人文学院实践团赴南泥湾:以红色剧游探乡村振兴路径

发布时间:2025-07-26 阅读: 一键复制网址

  为激活乡村经济内生动力,助力农民增收与集体经济壮大,7月13日至18日,西安工程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剧启红源,法润乡兴”暑期社会实践团赴陕西省延安市南泥湾镇开展为期六天的调研活动,通过创新红色文旅模式探寻乡村振兴新路径。

  实践团出发前合影  何艳艳摄

  在南泥湾村,实践团重点推介了原创红色剧游项目《团长带咱开荒坡,战天斗地当模范》。该项目以三五九旅718团团长为第一视角,串联军队整编、生产誓师、生产竞赛等历史场景,生动再现南泥湾大生产运动的壮阔历程。项目突破传统红色文旅的静态展示模式,通过互动参与设计与场景空间打造,让游客深度沉浸于“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历史情境中。

  实践团队长向村民介绍剧游项目  赵奕冉摄

  据实践团介绍,此模式旨在延长游客停留时间、刺激在地消费,进而带动村民就业与村集体增收。通过问卷调研与座谈访谈,项目方案得到村民与村支书的一致认可。实践团同时从法律角度为村民分析参与项目劳务合同的权责利弊,为后续落地合作筑牢合规基础。

  在南泥湾村村支书带领下,实践团实地考察了村内即将开放的植物染工坊、“大课堂”窑洞、军民井、刘宝斋家风馆、村史馆等文化地标。通过深入了解村庄资源禀赋与未来发展规划,实践团进一步明确了项目优化方向——将剧游体验与本土非遗、红色印记深度融合,确保项目既贴合乡村实际需求,又能彰显地域文化特色。

  实践团成员在村支书的带领下参观村史馆  王林娜摄

  此外,实践团在南泥湾风景区完成百余份游客问卷调研,重点收集游客对红色剧游的接受度、现有景区模式的改进建议及权益保障需求等信息。调研结果显示,多数受访者期待“互动式、沉浸式”红色体验,为项目市场化运营提供了数据支撑。

  游客为剧游项目提出意见,实践团成员认真记录  刘佳摄

  实践团还专程参观了大生产运动纪念馆。馆内泛黄的历史照片、斑驳的农具实物,生动还原了359旅官兵开荒种地、军民互助、纺车织布的奋斗场景。实践团成员表示,通过近距离触摸历史,更深刻理解了南泥湾精神的时代价值,这为剧游项目完善提供了核心灵感——将开荒场景转化为劳作体验环节,把军民互助故事改编为剧情互动节点,让游客在参与中感受历史温度。

  实践团成员参观大生产运动纪念馆  王涵慧摄

  此次实践调研为“红色剧游助力乡村振兴”模式积累了一手资料。下一步,实践团将结合南泥湾实际持续优化方案,力争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创新理论成果,让红色文旅成为激活乡村发展的新动能,助力南泥湾精神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

作者:刘佳 何艳艳 来源:西安工程大学
扫一扫 分享悦读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