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青春笃行暖童心,星火筑梦绘未来——成理学子赴珙县开展三下乡志愿服务活动

发布时间:2025-07-26 阅读: 一键复制网址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和2025年中央宣传部、全国妇联等部门关于“三下乡”活动的部署要求,2025年7月12日至7月25日,成都理工大学(宜宾校区)“青春笃行,星火筑梦”团队赴宜宾市珙县巡场镇社区开展了为期14天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7月的珙县巡场社区,蝉鸣声中夹杂着孩子们的欢笑声。14天里,成都理工大学"青春笃行,星火筑梦"实践团队用专业与热情,为当地儿童打造了一个融合红色教育、非遗传承、艺术启蒙的"暑期成长营"。以实际行动践行乡村振兴战略,助力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

  红色基因里的成长印记

  珙县是川南革命老区,红军长征时曾在此地留下战斗足迹,僰人文化中“不畏艰难,团结奋进”的精神与红色基因一脉相承,为传承红色基因,培养爱国情怀,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的号召”,成员借文化符号筑桥梁,让红色教育有“味”可品。红色故事会上,泛黄的革命故事在团队成员的生动讲述下鲜活起来,英雄交织的血泪在孩子们心中播种下名为“爱国”种子;“日出唤醒清晨,大地光彩重生”童声下的手语操,孩子们感受到和平的来之不易和生命的可贵,他们唱响了明天会更好的祝愿;红色革命主题的绘画课上,稚嫩的笔触勾勒着五角星、五星红旗、长城等元素,筑牢孩子们的爱国之基。

  图为小朋友展示爱国元素绘画作品。曾刘俊 供图

  非遗传承中创造力绽放

  漆扇制作课上,孩子们滴下的颜料充满了童真的想象,扇面在轻柔的旋转下慢慢揭秘,一阵阵“哇”声响荡整个教室;扎染时孩子们巧手掌控的蓝白染料在白布上造就了独一无二的作品,当展开的染布与孩子期待的目光重叠在一起时,教室里总会响起此起彼伏的掌声;黏土课开启了创造力的狂欢,精美的手工作品与奇特的想象赫然陈列在课桌上,成员们连连赞叹;五米长卷,是珍贵的集体记忆,孩子们尽情释放着想象,在画布上画下自己喜欢的图案,写下祝福的话,最后按下的小手印像一串省略号,未完待续的是他们的憧憬;蜡染馆之行,让PPT上的图案变成尽收眼底的真实,他们了解着家乡的文化,感受着非遗的魅力,孩子们眼中满是惊叹与敬畏。

  图为志愿者为小朋友们上课。杨奇翰 供图

  守护成长的必修课

  安全教育课与心理课,落实了国家卫生健康委“加强农村儿童心理健康服务”的工作要求,同时也是给孩子们最贴心的告别礼物。安全教育课上,成员精心设计的安全课程内容,通过生动的案例和互动环节,向孩子们传授防溺水,交通安全等安全知识,让他们在互动中学会自救,提升了孩子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心理课上,成员通过小游戏让孩子们了解各种各样的情绪。“情绪小怪兽”绘画,让孩子们认识情绪,提升他们的情绪表达能力,“女巫的毒药”帮助孩子们管理情绪,培养积极心态。“压力纸飞机”带领孩子们释放情绪。

  图为小朋友展示情绪九宫格。曾刘俊 供图

  回顾这14天的点点滴滴,大家都收获满满。志愿者们表示,此次“三下乡”活动不仅为孩子们带来了知识与欢乐,也让自己在实践中得到了锻炼,更加坚定了服务社会、奉献青春的决心。此次成都理工大学“青春笃行,星火筑梦”实践团队的“三下乡”活动,紧扣国家关于青年实践育人、文化传承、乡村振兴等政策方向,在丰富社区儿童暑期生活的同时,也为当地文化教育注入了青春活力,成为大学生助力基层发展的生动实践案例。

  图为团队与小朋友合照。杨奇翰 供图

  供稿:李情晴

  审核:曾慧琳 李欣

作者:成都理工大学(宜宾校区)“青春笃行,星火筑梦”志愿服务团队 来源:成都理工大学(宜宾校区)“青春笃行,星火筑梦”志愿服务团队
扫一扫 分享悦读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