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追寻红岩薪火,传承爱国精神”——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实践团赴江姐故居开展红色教育纪实

发布时间:2025-07-26 阅读: 一键复制网址

为深入学习红岩精神,厚植爱国主义情怀,重庆人文科技学院“红岩薪火淬青衿,爱国主义正当时”三下乡实践团于7月9日前往四川省自贡市大安区江姐故居,开展红色教育实践活动。江姐(江竹筠)是红岩精神的象征,她坚贞不屈的革命意志和崇高的理想信念,激励着一代代青年砥砺前行。实践团成员通过实地走访、聆听讲解、对话烈士家属等形式,深刻感悟红岩精神的时代内涵,进一步坚定了传承红色基因、担当时代使命的决心。

图为实践团队成员前往江姐故居。何佳霖 供图

步入江姐故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片郁郁葱葱的红梅林。红梅傲雪凌霜,正如江姐“三九严寒何所惧,一片丹心向阳开”的革命品格。故居讲解员介绍,这片红梅林是当地政府为纪念江姐而特意栽种的,象征着红岩精神如红梅般坚韧高洁,永不凋零。团队成员驻足凝望,仿佛穿越时空,感受到江姐在狱中写下“竹签子是竹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时的铮铮铁骨。

图为实践团队成员经过红梅林。韩一萱 供图

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实践团依次参观了江姐故居的堂屋、儿时居所、厨房、农具房等场所。斑驳的木桌、简朴的灶台、陈旧的纺车,无不诉说着江姐清贫却充满革命理想的童年。堂屋内悬挂的江姐画像庄严肃穆,成员们凝视良久,感受到她“为革命甘洒热血”的无畏精神;农具房中陈列的锄头、扁担,则让同学们联想到江姐幼年参与劳动的经历,深刻体会到她坚韧不拔、吃苦耐劳的品质。这些实物和场景,让红岩精神从书本走向现实,更加鲜活地烙印在成员们心中。

图为实践团队成员听讲解员讲解江姐故居。任焰娟 供图

本次实践最令人动容的环节,是实践团与江姐侄子江子刚爷爷的面对面交流。江爷爷虽已年过七旬,但谈起姑姑江姐时仍眼含热泪。他详细介绍了当地政府对江姐故居的保护与红色文化弘扬所做的努力:一是重建江姐故居,还原历史风貌,并设立陈列馆展示江姐生平事迹;二是开发红色旅游线路,通过文旅融合扩大红岩精神影响力;三是对烈士家属给予政策帮扶,体现党和国家对英雄后代的关怀;四是大力改善基础设施,修建“江姐大道”方便游客参观,并兴建“江姐小学”,将红色教育融入下一代培养。江爷爷感慨这些举措让红岩的精神得以代代相传。”团队成员深受触动,纷纷表示要当好红岩精神的传播者,让更多青年了解这段历史。


图为实践团队成员采访革命烈士家属江子刚爷爷。杨杨雅渝 供图

此次江姐故居之行,不仅是一堂生动的红色教育课,更是一次深刻的精神洗礼。实践团成员通过实地学习,更加明确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使命。大家一致表示,要将红岩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专业知识服务社会,以青春热血报效祖国。未来,团队将继续深入红色教育基地开展实践,创新爱国主义宣传形式,让红岩薪火永不熄灭,让爱国之志代代相传!

图为实践团队成员合影留念。杨杨雅渝 供图

通讯员:蔡和利

作者:多彩大学生网 来源:多彩大学生网
扫一扫 分享悦读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