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稻虾田里蹚新路,湖工商学子探秘湖溪塘村“党建+生态养殖”振兴密码

发布时间:2025-07-24 阅读: 一键复制网址
  为响应“把支部建在产业上”的号召,湖溪塘村党支部创新探索“支部+能人+合作社+农户”模式,领办桂强种养合作社,壮大集体经济。7月14日,湖南工商大学“三下乡”栀夏筑梦者队赴该社,团队成员谢欣潼对基地负责人李风顺进行了专访,深入调研“稻虾共生”特色产业的创新实践与前景,贡献青年智慧。
  基地龙虾深受市场青睐,基本供不应求。合作社负责人李风顺道出关键:全程采用纯仿野生养殖模式,禁用抗生素、激素及合成饲料,仅投喂黄豆、玉米等天然食材。虽然生长周期比常规龙虾长20天,但其个体更大、肉质更佳,赢得口碑,不少客户主动要求快递复购。
  在田间,李风顺展示了“一季龙虾一季稻”的生态循环。每年6月底捕捞龙虾后,基地随即种植“稻虾米”。小龙虾对农药极度敏感的特性,倒逼稻田实现零化肥、零农药的绿色种植。尽管亩产低于常规稻,但稻虾米因其有机属性售价更高,效益可观。基地巧妙设计的沟渠系统,既便于龙虾捕捞时聚集,也为游客垂钓提供了可能,为探索“养殖+体验”的农旅融合奠定基础。
  产业起步不易,村党支部发挥了核心引领作用。党支部书记李风顺介绍,党员干部曾赴多地调研市场与技术。党组织积极整合土地资源,对接专家支持,推动零散养殖走向规模化经营。2025年,基地规模达100亩,成功带动15余户农户年均增收超万元。未来规划清晰:一是扩规模(明年拟增养殖面积);二是强技术(引入杂交育苗防品种退化);三是延链条(筹备龙虾深加工车间及美食节)。党支部还将联合多方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并通过“党建示范户”示范带动更多村民参与。
  栀夏筑梦者队通过深度访谈与实地观察,对桂强种养合作社的创新实践与显著成效有了深刻认识。团队成员围绕深化农文旅融合体验等方向,为基地后续发展提出了具体可行的建议方案,旨在为其提供多角度思路,助力实现更全面发展。
作者:谢欣潼 孙璟 来源:多彩大学生网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非遗技艺进课堂,童心巧手传文脉
  •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在乡村振兴战略推进过程中,许多非遗项目面临传承断层、传播渠道单一、年轻群体关
  • 2025-07-24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