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探访九龙村五保户,感悟乡村振兴中的温度与担当

发布时间:2025-07-23 阅读: 一键复制网址
        在参与南通如东县九龙村探望五保户老人的实践活动中,扬州大学广陵学院的学子们深刻体会到乡村振兴不仅是经济发展的宏大叙事,更是一场充满人文关怀的温暖行动。这次实践,让大家对乡村振兴战略有了更直观、更深刻的认识,也感受到了奉献与责任的力量。
        抵达九龙村后,在九龙村党委副书记吴献民的带领下来到了五保户爷爷家。推开略显陈旧的大门,映入眼帘的是略显杂乱的庭院和有些破旧的房屋。爷爷年事已高,独自生活,家中的卫生状况不容乐观。看到大家的到来,爷爷脸上露出了惊喜的笑容,热情招呼。简单的寒暄后,大家便开始分工行动。有的同学拿起扫帚,清扫庭院和屋内的灰尘与杂物;有的同学提着水桶,擦拭桌椅、门窗;有的为爷爷更换了干净的床单、被褥,仔细地铺好床铺。

(图为7月14日,“碧海青耘,向海而兴”团队为五保户老人晒被子。周承达供图。)
        在打扫卫生的过程中,大家注意到爷爷家的家具虽然陈旧,但摆放得很整齐,墙上还挂着几张泛黄的老照片。尽管生活条件并不优渥,但爷爷依然对生活充满热爱。打扫结束后,原本有些脏乱的屋子焕然一新,整洁明亮的环境让爷爷的脸上洋溢起幸福的笑容。

(图为7月14日,孙佳康同学为老人扫地。杨文轩供图。)
        打扫完卫生,大家围坐在爷爷身边,与他亲切地聊天。爷爷向大家讲述了他年轻时在村里的生活,分享了九龙村这些年来的变化。他感慨地说,如今国家政策越来越好,村里对他们这些五保户老人的照顾也十分周到,让他能够安享晚年。从爷爷的话语中,深切感受到乡村振兴战略给农村带来的巨大改变。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让每一位老人都能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这不仅是物质上的帮扶,更是精神上的慰藉,让农村老人的生活更有尊严、更有温度。

(图为7月14日,“碧海青耘,向海而兴”团队成员周承达、王沈瑜与老人聊天。姜一凡供图。)
        通过与爷爷的交流,学生了解到在乡村振兴的进程中,像爷爷这样的五保户老人虽然得到了政府和社会的关爱,但他们内心深处依然渴望陪伴和交流。广陵学院学子的到来,让爷爷开心了许久,他紧紧握着我们的手,不舍得松开。这让大家意识到,乡村振兴不仅仅是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更需要关注农村特殊群体的精神需求,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和陪伴。

(图为7月14日,“碧海青耘,向海而兴”团队在九龙村党委副书记吴献民的带领下与五保户老人合影留念。周承达供图。)
        这次实践活动,让学生对乡村振兴有了全新的理解。乡村振兴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它体现在每一个为改善农村生活而付出的行动中,体现在对每一位村民尤其是弱势群体的关怀里。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学生肩负着乡村振兴的重任。不仅要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为乡村的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贡献力量,更要关注乡村的人文建设,传递温暖与关爱。
        从九龙村的五保户老人身上,大家看到了乡村振兴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也看到了希望和未来。在未来的日子里,扬州大学广陵学院的学子将继续积极参与类似的实践活动,用实际行动践行乡村振兴战略,为建设更加美好的乡村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同时,也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关注农村特殊群体,让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每一个人都不掉队,让温暖与幸福洒满每一个角落。
 
作者:王沈瑜 来源:多彩大学生网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博爱青春:江苏科技大学“悦读传心 语你童行”团队组织校园研学活动
  • 青春赋能乡村振兴:陕服学子集体实践书写振兴答卷
  • 青春力量赋能非遗传承:海大学子探索高家糖球“活态”密码
  • 探寻地名密码 助力乡村振兴——广西师范大学“言途索靖”团队前往鹅泉景区开展调研实践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