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赋能乡村振兴:陕服学子集体实践书写振兴答卷
乡村振兴的浪潮中,青春力量正以实干姿态扎根乡土。近日,陕西服装工程学院“宜启逐梦”实践团先后走进铜川市宜君县彭镇陕西秦酒酒业有限公司与宜君县尧生镇,通过探访传统酒企、开展直播助农,在产业链调研与产销对接中探寻乡村振兴密码,并建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彰显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担当,用青春行动书写助农兴农答卷。一、探秘酒企文脉:千年技艺碰撞现代智造 7月12日清晨,实践团在指导老师带领下走进铜川市宜君县陕西秦酒酒业有限公司,开启传统产业振兴调研之旅。青瓦白墙的秦酒庄园门楣上,“秦酒庄园”鎏金大字在晨光中熠熠生辉,瞬间将师生带入跨越千年的酒文化记忆。在成装车间,现代化生产线有序运转,灌装、封盖、贴标等环节精准衔接,传统酿造工艺与现代智造技术的“双向奔赴”,让实践团成员们直观感受到产业升级的活力。工作人员细致讲解生产标准与技术创新细节,解答效率提升、品质把控等疑问,让课本知识在实地观察中变得鲜活可触。
酿造车间里,浓郁酒香扑面而来,唤醒了所有人的感官。实践团成员不仅了解到秦酒“清蒸清烧四次清”的独特工艺,更亲口品尝刚出炉的新酿原浆,清澈酒液入口绵柔,回味间尽是传统技艺的厚重。最令人震撼的是占地8000平方米的地下酒窖,成排陶坛整齐排列,封条上的年份标注着岁月沉淀。品尝4年陈酿时,醇厚口感与浓郁香气让实践团成员深刻体会到“时间酿好酒”的哲学,更读懂匠人们“慢工出细活”的坚守。在文化展示区,多媒体互动与实物展品勾勒出秦酒历史脉络,从商周酒器到现代配方,实践团成员在沉浸式体验中感悟传统产业的“双重价值”——既是带动就业的经济引擎,更是凝聚乡愁的文化纽带。
二、直播助农实践:青春力量打开产销新通道 7月13日晨曦微露,实践团转场铜川市宜君县尧生镇,开启“直播助农”实践行动。作为渭北高原特色农产品主产区,宜君县的苹果、核桃、花椒因品质优良闻名,却长期受困于品牌推广不足、销售渠道狭窄。实践团成员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化身“特产推荐官”走进直播间,为当地农产品注入青春活力。
镜头前,实践团成员手持红润饱满的秦脆苹果,细致讲解“果型端正、甜度达16°”的独特优势;剥开鲜嫩的青皮核桃,演示“现剥现食”的清爽口感;更通过镜头带领网友“云游”千亩果园,沉浸式展示有机肥种植、生态防虫的现代农业魅力。实时互动中,网友们纷纷留言下单,直播间单场观看量突破万人次,为农产品打开了新销路。田间地头同步变身“实践课堂”,宜君县农技专家、祥裕苹果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任孝军穿梭在果树间传经送宝,从春季修枝塑形的通风透光技巧,到夏季套袋防虫的操作规范,再到秋季施肥抗寒的科学方法,将多年种植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实践团成员们。大家手持笔记本穿梭林间,记录要点、观察差异,在实践中掌握现代农业技术。
活动当天,一场意义非凡的授牌仪式在阳光下举行。陕西服装工程学院与金鸿绿色种植专业合作社、宜君县祥裕苹果专业合作社正式完成社会实践基地暨志愿服务基地授牌。牌匾交接的瞬间,不仅标志着实践阵地的建立,更开启了校地长期合作的新篇章,为持续助力乡村振兴搭建起稳固桥梁。
三、青春答卷:智慧与乡土的共鸣 这场集体实践不仅是学习之旅,更是振兴行动。从酒企车间到田间果园,从文化调研到直播助农,通过实践活动让“宜启逐梦”实践团成员们收获满满。同学们表示,此次实践跳出了课本局限,既看到了传统产业在乡村振兴中的文化生命力,也体会到青年学子服务基层的责任担当。
未来,实践团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持续深化校地合作,把专业知识转化为助农实效,让青春力量在乡村振兴的沃土上绽放光彩,用实际行动绘就“校地协同助振兴”的生动画卷。
作者:孙洋 来源:陕西服装工程学院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声声不息闽南韵,携爱共话星星路
- 为更好传承闽南非遗文化,增强人文素养,同时深入了解孤独症儿童群体的成长需求与社会支持现状,2025年7月19日,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
- 07-22
- 乐动银龄·音绘童心
- 7月11日,厦门医学院实践队赴晋江磁灶镇,以艺术疗愈服务“一老一少”。在敬老院,学子融合八段锦与音乐疗愈,通过穴位按摩、听歌识曲
- 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