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三门塘印记丨油茶:一碗热汤里的千年侗寨烟火

发布时间:2025-07-16 阅读: 一键复制网址
在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期间,学院“数字乡韵·人文同心”社会实践服务队开启了一场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侗家油茶的对话。

油茶作为三门塘侗族的名小吃,当地人不仅早餐、午餐、晚餐吃,甚至到了夜宵也离不开它。“去某某地喝油茶去”已成为当地的惯用交流语。三门塘人把油茶作为招待客人的传统美食。居住在三门塘的侗族人民十分好客,族内非常团结友善。凡喜庆佳节,或亲朋贵客进门,总喜欢用做法讲究、佐料精选的油茶款待。当地人甚至为吃油茶赋予了更深刻的隐藏涵义--“讨媳妇”。当某个小伙看上了某家姑娘时,小伙就会托媒人到姑娘家说媒,媒人到姑娘家开口的第一句话就是:“今天我们想来跟你们家讨一碗油茶喝。”主人家就会知道她们的来意。显然,油茶在三门塘人心中已经跨越了单纯的美食需求,被赋予了更具独特的民族文化内涵。

为更好地了解三门塘侗家油茶的制作秘诀,队员们走进了三门塘油茶铺--“家风书屋”。“家风书屋”主人刘大哥是土生土长的三门塘村侗族人,他手中握着祖辈传承的秘制油茶配方与技法。刚进店,他便用亲切的侗语招呼道--“欢迎来到三门塘”,随后还给队员们讲解了油茶制作的详细过程。

这碗看似朴素的热汤,却蕴含着煎、炒、熬等十余道复杂工序。祖辈传下的火候把控、工序节奏,让他家的油茶风味独具一格。搭配的饭豆、红苕、玉米等本地食材,更是让油茶充满了乡土气息。经过半小时的烹制,一碗充满地方特色的热汤——油茶便端上了桌,队员们早已按捺不住激动之情,纷纷围拢过来品尝这份独特的美食。
“一定要喝热的!”刘大哥说。热油茶下肚,浑身冒汗,湿气跟着汗水跑,暖身效果翻倍。趁热喝时,茶香、米香、豆香在舌尖层层绽放,每一口都像一场味蕾盛宴。糊米是“隐藏功臣”!酥脆的口感不仅层次丰富,更有帮助胃部消化、祛湿驱寒的功效,这是侗家人代代相传的养生智慧,少了它,油茶便少了灵魂。


因风味独特,刘大哥的油茶店在坌处镇首届三门塘油茶节被评为:非常美味油茶厨娘。从他的讲述中得知,油茶早已融入三门塘人的生活中,每代人都能煮出一锅地道的油茶。油茶也从来不是普通的饮品,而是延续千年的生活仪式。这碗热汤里,藏着侗家人对生活的热爱,成为代代相传的生活密码。2023年,侗乡油茶制作技艺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各地侗家油茶传承人通过开设直营店、开发文创产品等方式,让这门古老手艺在产业化道路上焕发新生。

在三门塘,油茶是清晨唤醒味蕾的三餐开场白,是招待宾客的诚意见面礼,更是邻里围坐闲谈的情感“粘合剂”。一碗热油茶下肚,暖了胃,更暖了心。若你来侗寨,千万别错过这碗藏着千年烟火的美味!

作者:周州 来源:贵州师范大学数字人文学院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巢湖学院“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心手相牵 筑梦童行
  • 巢湖学院“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科学实验启童智 环保课堂润童心
  • 三门塘印记丨油茶:一碗热汤里的千年侗寨烟火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